“獨坐大雄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坐大雄峰”全詩
三身與四智,妙在一塵中。
分類:
《金剛隨機無盡頌·結實分主》釋印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剛隨機無盡頌·結實分主》是宋代釋印肅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明月卻相容,
獨坐大雄峰。
三身與四智,
妙在一塵中。
詩意:
這首詩以大雄峰上獨坐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明月在宇宙中獨立而和諧存在的意境。詩人以佛教的觀點,探討了三身(佛陀的三種存在形態)和四智(智慧的四個層次)與塵世間的關系。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佛教思想中的深邃哲理。首句"明月卻相容"中,明月代表著清澈明亮的心境,以及佛陀的智慧。明月之所以能夠容納一切,是因為它超越了世俗的繁雜,具備寬廣的胸懷和包容的智慧。
接著,詩人描述了自己獨坐于大雄峰之上的場景。大雄峰作為佛教寺廟的象征,代表著宏偉和莊嚴。詩人以此表達了他超越塵世的境界,獨自坐在這莊嚴的背景中,與宇宙和諧共存。
下兩句"三身與四智,妙在一塵中"則探討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三身是指佛陀的三種存在形態:法身(佛陀的本質)、報身(佛陀的化身)和應身(佛陀的顯現身)。四智則代表了智慧的四個層次:辯才智、觀察智、喜悅智和平等智。詩人認為,這些高深的佛教思想不僅存在于超脫塵世的境界中,而是妙在塵世間的一切事物之中。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富有哲理的語言,表達了佛教思想中的境界和智慧。詩人通過描繪明月、大雄峰以及三身與四智的關系,呈現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寧靜與和諧,并表達了人與宇宙的共通性。這首詩詞以寥寥數語,傳遞出深邃的思考和啟迪人心的力量。
“獨坐大雄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gāng suí jī wú jìn sòng jiē shi fēn zhǔ
金剛隨機無盡頌·結實分主
míng yuè què xiāng róng, dú zuò dà xióng fēng.
明月卻相容,獨坐大雄峰。
sān shēn yǔ sì zhì, miào zài yī chén zhōng.
三身與四智,妙在一塵中。
“獨坐大雄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