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相光中常自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非相光中常自在”全詩
水月空花點不成,非相光中常自在。
分類:
《信士畫真請贊》釋印肅 翻譯、賞析和詩意
《信士畫真請贊》是宋代佛教僧人釋印肅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畫像真實誠可贊,法身不變亦不壞。
鼻孔中蘊三界藏,水月空中點不成。
非相光中自在常,愿借此畫表虔誠請。
詩意:
這幅畫像非常真實,令人贊嘆。法身不受時間的變遷和毀損。畫像中鼻孔包容了整個宇宙,象征著佛法的廣大無邊。然而,畫中所描繪的水和月亮,雖然在空中點綴,卻無法實現真實的存在。佛陀的光明并非是相對的,而是超越了一切,常常自由自在地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以佛教思想為背景,表達了對佛法中心概念的探索和贊美。作者通過描繪一幅畫像,以表達佛陀法身的無壞無變、無所不容的境界。畫像中的鼻孔象征著佛陀的廣大胸懷,包容了整個宇宙的存在。水和月亮則代表了世俗的事物,但它們在佛法的光明面前無法實現真實的存在,強調了佛陀的光明超越了相對的存在。
這首詩詞通過對佛陀法身的謳歌,表達了作者對佛法智慧和境界的向往。它也提醒人們,真正的自由和快樂來自于超越相對世界的束縛,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自在。同時,這首詩詞也向人們傳遞了對佛陀的虔誠之情,希望能通過這幅畫像獲得佛陀的加持和庇佑。
總之,這首詩詞以簡練而深刻的語言,通過對畫像描繪和佛法思想的運用,傳遞出對佛陀法身的贊美和對智慧境界的追求。它引發人們對超越相對世界的思考,寄托了對內心安寧與自在的渴望。
“非相光中常自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n shì huà zhēn qǐng zàn
信士畫真請贊
cǐ fǎ shēn, wú biàn huài,
此法身,無變壞,
bí kǒng guǒ xǔ cáng sān jiè.
鼻孔裹許藏三界。
shuǐ yuè kōng huā diǎn bù chéng,
水月空花點不成,
fēi xiāng guāng zhōng cháng zì zài.
非相光中常自在。
“非相光中常自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賄 (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