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路上未歸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安路上未歸客”全詩
茫茫流水,擾擾黃龍。
有佛處纖毫不立,無佛處萬別千差。
長安路上未歸客,尋溪由自摘楊花。
分類:
《頌古二十一首》釋正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二十一首》是宋代釋正覺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青山不異,白玉無瑕,
山峰蒼翠依舊,玉石潔白無瑕疵,
茫茫流水,擾擾黃龍。
無垠的江水漫流不息,波濤洶涌如黃龍騰躍。
有佛處纖毫不立,無佛處萬別千差。
佛法存在的地方,纖毫之間沒有差別,無佛之地,千差萬別。
這句詩表達了佛法的普遍性和無所不在,佛法不受任何限制,無處不在,而凡夫俗子則因自己的執著和見識的局限而產生了各種差異。
長安路上未歸客,尋溪由自摘楊花。
在長安的路上,有一位未歸的旅客,沿著小溪尋找,自己摘取楊花。
這兩句表達了旅途中的孤獨和對自然之美的欣賞。長安作為古代中國的都城,是旅客離家遠行的起點和歸途的終點,未歸的旅客象征著離鄉背井之人,而他在尋找的過程中,看到了溪水旁的楊花,這是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寂寞生活中的尋求慰藉。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佛法的普遍性,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青山白玉、流水黃龍,表現了自然界的壯麗和變幻無常,而有佛處無差別、無佛處萬別的描寫,則反映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和超越世俗的境界。最后,通過未歸的旅客尋找楊花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之美和對寂寞生活的渴望。整首詩通過對自然和佛法的描繪,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世界和人性的獨特見解。
“長安路上未歸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èr shí yī shǒu
頌古二十一首
qīng shān bù yì, bái yù wú xiá.
青山不異,白玉無瑕。
máng máng liú shuǐ, rǎo rǎo huáng lóng.
茫茫流水,擾擾黃龍。
yǒu fú chù xiān háo bù lì, wú fú chù wàn bié qiān chā.
有佛處纖毫不立,無佛處萬別千差。
cháng ān lù shàng wèi guī kè, xún xī yóu zì zhāi yáng huā.
長安路上未歸客,尋溪由自摘楊花。
“長安路上未歸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