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臘梅凝瑞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先放臘梅凝瑞雪”全詩
先放臘梅凝瑞雪,次教春色到瑤池。
分類:
《偈頌二十一首》釋智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二十一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釋智愚。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民生的關切和對國家命運的決斷,同時融入了對自然界的描繪和贊美。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憂民恤物斂天威,
坐斷乾坤肅四夷。
先放臘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瑤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中的第一句“憂民恤物斂天威”表達了作者對人民疾苦的擔憂和對社會物質狀況的關心。作者心系百姓,體恤萬物,他的憂慮和關懷聚攏成天威,彰顯了他的崇高氣度和責任感。
第二句“坐斷乾坤肅四夷”表明了作者的決斷和決心。他坐在這里,象征著他的權威和決策能力,他有能力決定國家的命運。他決意肅清四夷,使天下安寧。
第三句“先放臘梅凝瑞雪”描述了一幅冬日的景象。臘梅是冬天中的花卉,開放在嚴寒的季節,象征著堅韌和不屈的品質。凝結著瑞雪的臘梅,美麗而神奇,也表達了作者對于國家未來的美好祝愿。
最后一句“次教春色到瑤池”展示了作者對春天的期盼和追求。瑤池是神話中的仙境,意味著美好和純潔。作者希望春天的色彩、生機和希望能夠到達這個美麗的地方,象征著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
整首詩詞以娓娓道來的語言,融入了對社會民生、國家命運和自然界的思考與描繪。通過表達作者對人民疾苦的關懷和對國家安寧的決心,詩詞傳遞了一種崇高的情感和責任感。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詞中也透露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豐富的情感,展示了作者的才華和智慧。
“先放臘梅凝瑞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èr shí yī shǒu
偈頌二十一首
yōu mín xù wù liǎn tiān wēi, zuò duàn qián kūn sù sì yí.
憂民恤物斂天威,坐斷乾坤肅四夷。
xiān fàng là méi níng ruì xuě, cì jiào chūn sè dào yáo chí.
先放臘梅凝瑞雪,次教春色到瑤池。
“先放臘梅凝瑞雪”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