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面南看北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一面南看北斗”全詩
明鏡當臺列象殊,一一面南看北斗。
斗柄垂,無處討。
拈得鼻孔失卻口。
分類:
《頌一百則》釋重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一百則》是宋代釋重顯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祖佛從來不為人,
衲僧今古競頭走。
明鏡當臺列象殊,
一一面南看北斗。
斗柄垂,無處討。
拈得鼻孔失卻口。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對佛法的贊嘆和思考。詩中提到祖佛從來不為人,指的是佛陀并非為了個人的功利而修行,而是為了利益眾生。而現在的僧人們卻爭相追求名利,與古代僧人的修行目標有所偏離。詩人通過反思和對比,揭示了佛法的真正意義。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展現了釋重顯對佛法的理解和批判。首兩句中的“祖佛從來不為人,衲僧今古競頭走”反映了作者對現實僧人行為的憂慮,認為他們追求個人功名地追逐名利,與佛陀的初衷背道而馳。
接下來的兩句“明鏡當臺列象殊,一一面南看北斗”,通過明鏡這一比喻,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崇高和獨特之處的贊美。佛法就像一面明亮的鏡子,能夠準確地映照出北斗星,這里可以理解為佛法能夠指引人們正確的方向和道路。
最后兩句“斗柄垂,無處討,拈得鼻孔失卻口”,通過形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現實僧人們追求名利的失真和迷失。斗柄垂的形象暗示了他們無法觸及真正的道德準則,無法獲得真正的指引。拈得鼻孔失卻口則暗喻他們迷失了本心,追求功名利祿而忘記了佛法的真正意義。
整首詩詞通過對比和比喻,批判了現實僧人對佛法的誤解和迷失,同時贊美了佛法的崇高和獨特之處。詩人釋重顯以簡練的語言表達出對佛法的思考和呼喚,展現了他對佛教道德準則的堅守和對僧人行為的期望。
“一一面南看北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ī bǎi zé
頌一百則
zǔ fú cóng lái bù wéi rén, nà sēng jīn gǔ jìng tóu zǒu.
祖佛從來不為人,衲僧今古競頭走。
míng jìng dāng tái liè xiàng shū, yī yī miàn nán kàn běi dǒu.
明鏡當臺列象殊,一一面南看北斗。
dǒu bǐng chuí, wú chǔ tǎo.
斗柄垂,無處討。
niān dé bí kǒng shī què kǒu.
拈得鼻孔失卻口。
“一一面南看北斗”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