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而無下高無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淵而無下高無上”全詩
非有相,非無相,淵而無下高無上。
若論陰陽未兆時,卷舒俱在光明藏。
分類:
《偈二十二首》釋子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二十二首》是宋代釋子淳所作的詩詞之一。這首詩探討了一系列哲學性的觀念,以及人們對于存在與虛無、相與無相的思考。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大洪拂子,非有名,
這句詩意味著宇宙的起源,表達了超越凡俗世界的境界。"大洪拂子"象征著創世之初的狀態,而"非有名"則表明這種狀態超越了有名有相的界限。
非無名,七佛前前本混成。
"非無名"意味著這種狀態并非沒有名字,它是存在的。"七佛前前本混成"指的是這種存在與虛無之間的融合與平衡狀態。七佛代表著佛教中的七個佛陀,暗示著這種狀態超越了個體的存在。
非有相,非無相,淵而無下高無上。
"非有相"表示這種狀態不具備明確的形象或特征,無法被定義或描述。"非無相"則表明它并非完全沒有形象,存在一種模糊的、超越形象的存在狀態。"淵而無下高無上"揭示了這種存在狀態的無限廣袤,超越了任何界限和層次。
若論陰陽未兆時,卷舒俱在光明藏。
這句詩描繪了宇宙在陰陽初始形成之前的狀態,表達了宇宙的來源和本質。"卷舒俱在光明藏"意味著陰陽兩極的相互存在與平衡,它們的生成與存在都源自于光明的本體。
《偈二十二首》這首詩詞通過運用象征和哲學性的語言,闡述了存在與虛無、相與無相之間的關系。它表達了超越凡俗的境界,探討了宇宙的起源和本質。無論是語言的運用還是思想的深度,都展現了宋代釋子淳高超的詩詞才華和哲學思考能力。
“淵而無下高無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èr shí èr shǒu
偈二十二首
dà hóng fú zi, fēi yǒu míng,
大洪拂子,非有名,
fēi wú míng, qī fó qián qián běn hùn chéng.
非無名,七佛前前本混成。
fēi yǒu xiāng, fēi wú xiāng,
非有相,非無相,
yuān ér wú xià gāo wú shàng.
淵而無下高無上。
ruò lùn yīn yáng wèi zhào shí,
若論陰陽未兆時,
juǎn shū jù zài guāng míng cáng.
卷舒俱在光明藏。
“淵而無下高無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