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手還家日未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撒手還家日未斜”全詩
披衣出戶更猶永,撒手還家日未斜。
分類:
《偈二十二首》釋子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二十二首》是宋代釋子淳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修行者在佛前行走的情景,并表達了對修行道路的思考和領悟。
譯文:
七佛前前曠路賒,
碧琉璃界鎖蟾華。
披衣出戶更猶永,
撒手還家日未斜。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修行者行走在七佛前的廣闊路途上,他望著碧藍如琉璃的天界,看到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蟾蜍花。修行者穿上衣服走出家門,仿佛時間變得更加永恒。他放下一切束縛,返歸家園的時光尚未傍晚。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一個修行者的內心體驗。作者通過豐富的象征意象,表達了修行者對于修行道路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七佛前前曠路賒,描述了修行者行走在廣闊的道路上。七佛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七尊佛陀,修行者在他們面前行走,展現了一種崇高而虔誠的姿態。曠路賒一詞則表達了修行之路的漫長和無盡。
其次,碧琉璃界鎖蟾華,描繪了修行者眺望天界的景象。碧琉璃界暗示著純凈無瑕的境界,而鎖蟾華則象征著明亮的月光。修行者凝視著這美麗的景色,感受到宇宙的壯麗和神秘,這也是他修行的目標所在。
接著,披衣出戶更猶永,表達了修行者在修行過程中時間的延展和超越。穿上衣服出門的行為象征著離開塵世的束縛,步入修行的境地。時間似乎變得更加漫長,與塵世的束縛漸行漸遠。
最后,撒手還家日未斜,描述了修行者歸家的時刻。撒手一詞意味著放下一切執念和牽掛,回歸本真的家園。然而,日尚未斜,表明修行者還未完成修行的使命,他仍需繼續努力。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豐富的意象,表達了修行者對于修行道路的思考和體悟。通過描繪修行者的行走、眺望和歸家,詩人將修行的過程與人生的追求相聯系,表達出一種超越塵世的理想和追求。
“撒手還家日未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èr shí èr shǒu
偈二十二首
qī fó qián qián kuàng lù shē, bì liú lí jiè suǒ chán huá.
七佛前前曠路賒,碧琉璃界鎖蟾華。
pī yī chū hù gèng yóu yǒng, sā shǒu huán jiā rì wèi xié.
披衣出戶更猶永,撒手還家日未斜。
“撒手還家日未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