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壞十方常住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鑒壞十方常住地”全詩
羅山古佛雖靈驗,未免將身一處理。
分類: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釋宗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是宋代釋宗杲的作品。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幅古代的景象,表達了對人類興衰和生命無常的思考。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鑒壞十方常住地,
三錢使盡露尸骸。
羅山古佛雖靈驗,
未免將身一處理。
中文譯文:
鏡破了,十方世界的常住之地,
所有的財富耗盡,只剩下尸骸暴露。
盡管羅山的古佛有神奇的力量,
仍然難免將身體一并處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一種寓言的形式揭示了人類存在的無常和世事的變遷。首先,詩中提到的"鑒"可以被理解為時間的鑒證,其破碎象征著世界的變化和人類的衰落。"十方常住地"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表達了對于人類社會的描述。隨后,詩中描述了財富的枯竭,"三錢"指的是財富的盡頭,將人們的尸骸暴露出來,暗示著一切物質財富都無法抵擋時間的摧殘。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詩人提到了"羅山古佛",羅山是一個著名的佛教圣地,古佛象征著超越塵世的神奇力量。然而,盡管有這種靈驗的存在,人們仍然無法逃脫生命的局限。這種對于人類無常的思考,以及對于物質財富和超越塵世的力量的置疑,體現了佛家思想中對于生死和人世的深刻思索。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揭示了人類生命的無常和物質財富的虛幻。同時,通過對佛教元素的運用,表達了對于人類存在和超越的思考。這首詩詞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寓意,給人們帶來對于生命與物質的思考,引發讀者的共鳴。
“鑒壞十方常住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yī bǎi èr shí yī shǒu
頌古一百二十一首
jiàn huài shí fāng cháng zhù dì, sān qián shǐ jìn lù shī hái.
鑒壞十方常住地,三錢使盡露尸骸。
luó shān gǔ fó suī líng yàn, wèi miǎn jiāng shēn yī chǔ lǐ.
羅山古佛雖靈驗,未免將身一處理。
“鑒壞十方常住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