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見如來面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新見如來面目”全詩
波旬無端起舞,阿難平地悲哭。
因甚如此,新見如來面目。
分類: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釋祖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是宋代釋祖欽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以景物描寫和佛教意蘊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融入了佛教思想,表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
詩詞中的"岸柳搖金,溪桃吐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岸邊的柳樹搖曳生光,溪水中的桃花如玉一般綻放。這些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也象征了人世間的喜悅和美好。
接著,詩詞中提到"波旬無端起舞,阿難平地悲哭"。這里的波旬和阿難是佛教中的兩個人物。波旬是一種惡鬼的形象,而阿難是佛陀的弟子之一。波旬無端起舞,表示惡鬼的狂舞,而阿難卻在平地悲哭。這里通過對兩個對比形象的描述,表達了紛擾和憂傷與平和和悲憫之間的對比,呈現了佛教中對于超脫塵世的思考。
最后一句"因甚如此,新見如來面目"是整首詩詞的關鍵所在。這句話表達了詩人的疑問和思考,他在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那樣的景象,為什么會有紛擾和平和之間的對比。然后,他提到"新見如來面目",指的是他在這種思考和觀察中有了對佛陀真實面目的新的認知和領悟。這里的"如來面目"可以理解為佛陀的智慧和境界,也可以理解為人生的真諦和意義。通過這句話,詩人表達了他對于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對內心境界的探索。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佛教意蘊的滲透,展現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詩人通過觀察自然和思考人生的問題,逐漸領悟到了佛陀的智慧和境界。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的運用,將景物與人生的思考相融合,呈現了一種超越塵世的境界和對內心境界的探索。
“新見如來面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èr shí sān shǒu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àn liǔ yáo jīn, xī táo tǔ yù.
岸柳搖金,溪桃吐玉。
bō xún wú duān qǐ wǔ, ā nán píng dì bēi kū.
波旬無端起舞,阿難平地悲哭。
yīn shén rú cǐ, xīn jiàn rú lái miàn mù.
因甚如此,新見如來面目。
“新見如來面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