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有重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因緣有重輕”全詩
利物終相應,施為愿要精。
身慵何隱遁,舌辯謾縱橫。
種性歸真理,因緣有重輕。
分類:
《逍遙詠》宋太宗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逍遙詠》是宋太宗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人生的境遇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逍遙詠
乾坤常運轉,兀兀見從生。
利物終相應,施為愿要精。
身慵何隱遁,舌辯謾縱橫。
種性歸真理,因緣有重輕。
譯文:
宇宙的運轉永恒不變,自然萬物在其中誕生。
造福萬物最終會得到回應,行善需具備精確。
身體懶散難以遁藏,舌辯無益只縱橫。
個體的品性回歸真理,因果有輕重。
詩意和賞析:
《逍遙詠》以宇宙和自然的運轉為背景,探討了人與世界、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展現了宋太宗對人生的思考和對道德行為的倡導。
詩詞首先表達了宇宙的運轉永恒不變,萬物在宇宙中誕生和消亡,宇宙是一個永恒的循環。接著,詩人強調了善惡行為的因果關系,利物終相應,行善必然會得到回報。這里的"利物"指的是善行對萬物的造福。詩人呼吁人們要做善事時要高度精確和專注,施為愿要精,這是對人們行善態度和方法的要求。
接下來,詩詞表達了個體與社會的關系。詩人指出,個體身體懶散難以遁藏,不能逃避社會責任和義務,要積極參與社會,并提倡個體要言辭謹慎,避免無益的爭辯和紛爭,舌辯謾縱橫。這是對個人修養和社交方式的規勸。
最后,詩人強調個體的品性要回歸真理,種性歸真理,強調了道德準則的重要性。人們的行為和品性應與真理相一致,因為道德行為的選擇和行動的結果是有輕重之分的,因果關系存在著。
整首詩以簡練明了的語言,通過對宇宙、人性和社會的描繪,提出了做善行、履行社會責任以及與真理保持一致的道德觀念。它向人們傳達了積極向善、追求道義的價值觀,并提醒人們要認真對待自己的言行和與他人的互動。
“因緣有重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o yáo yǒng
逍遙詠
qián kūn cháng yùn zhuàn, wù wù jiàn cóng shēng.
乾坤常運轉,兀兀見從生。
lì wù zhōng xiāng yìng, shī wéi yuàn yào jīng.
利物終相應,施為愿要精。
shēn yōng hé yǐn dùn, shé biàn mán zòng héng.
身慵何隱遁,舌辯謾縱橫。
zhǒng xìng guī zhēn lǐ, yīn yuán yǒu zhòng qīng.
種性歸真理,因緣有重輕。
“因緣有重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