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落未成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寥落未成叢”全詩
冉冉偏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新竹》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竹》是元稹的一首唐詩,描寫了新竹的生長和變化。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新竹破了籜,青綠的顏色已經顯現。
漸漸地粉色凝聚,輕輕地引動風。
茂密的竹林中,透過來的陽光較多,
疏落的林叢中,還未形成茂密的景象。
只有圓圓的竹節,堅強而堅定,大小相同。
這首詩描述了竹子由嫩芽到長成的過程。新竹破了籜,表示新的竹筍從竹節中突出,顯示出青綠的顏色,形成了新的竹苗。然后漸漸地粉色凝聚,表示竹子的顏色變得更加濃郁,逐漸呈現出粉紅色。輕輕地引動風,暗示竹子受到了風的吹拂,輕輕搖曳。茂密的竹林中透過來的陽光較多,表示竹林中的竹子相對較多,陽光透過竹林,使得林內明亮而且透氣。疏落的林叢中,還未形成茂密的景象,說明這個竹林還在生長過程中,尚未形成濃密的景象。最后一句描述了圓圓的竹節,表示竹子的竹節堅固而堅定,無論大小,都具有同樣的剛性和韌性。這些描述表達了竹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堅韌和頑強的品質。
這首詩通過對竹子生長過程的描繪,反映了元稹對竹子生命力頑強、秉持正直的特質的贊賞。竹子是中國古代文人雅士最喜歡的植物之一,被視為品格高尚的象征。詩人以竹子作為表達自己思想情感的隱喻,通過描繪竹子的成長過程來強調正直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詩中的新竹象征著年輕的一代人,新生事物即將發芽,青春活力四溢;而竹節則象征著歷經歲月洗禮的成熟人群,堅守初心,不斷向前。這首詩以竹子的生長變化,表達了作者對積極向上、充滿生命力的精神態度的贊美和推崇。
“寥落未成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zhú
新竹
xīn huáng cái jiě tuò, hán sè yǐ qīng cōng.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rǎn rǎn piān níng fěn, xiāo xiāo jiàn yǐn fēng.
冉冉偏凝粉,蕭蕭漸引風。
fú shū duō tòu rì, liáo luò wèi chéng cóng.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wéi yǒu tuán tuán jié, jiān zhēn dà xiǎo tóng.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寥落未成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