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南食猶成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退之南食猶成詠”全詩
腥膻肴膳嘗皆遍,繁促聲音聽自悲。
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緇。
退之南食猶成詠,若到窮荒更費辭。
分類:
《虜中紀事》蘇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虜中紀事》是宋代蘇頌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虜中的生活環境和自身的身世感受,表達了作者對于異域文化的不認同和對于自身境遇的苦悶之情。
詩詞中的譯文:
夷俗華風事事違,
矯情隨物動非宜。
腥膻肴膳嘗皆遍,
繁促聲音聽自悲。
沙昧目看朱似碧,
火熏衣染素成緇。
退之南食猶成詠,
若到窮荒更費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反襯手法,以虜中的異域生活環境對比自身的文化習慣和情感體驗,表達了作者對于異域生活的不適和對于自身身份的困惑與矛盾。
詩中提到的“夷俗華風事事違”,意味著虜中的風俗和華夏文化背道而馳,與作者的文化傳統相悖。作者感到自己的情感表達與周圍環境不協調,因為他所矯情的情感隨著周圍事物的變動并不得體。
詩中的“腥膻肴膳嘗皆遍”,描繪了虜中的飲食環境,這里的腥膻可能指的是異域的食物味道,與華夏文化中的清淡風味相違背。這些異域的食物和喧囂的聲音使得作者感到悲傷,他感受到了內心的孤獨和疏離。
接下來的兩句“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緇”,用來形容虜中的顏色觀念和服飾習俗,暗示了異域文化與自己文化之間的差異。這里的“朱似碧”表明虜中對于顏色的認知與華夏文化不同,火熏衣染素成緇則暗示了虜中的服飾風格與華夏文化的素雅不同。
最后兩句“退之南食猶成詠,若到窮荒更費辭”,表達了作者對于回歸南方文化的向往,認為即使回到南方,也難以完全擺脫異域文化的影響。詩中流露出對于身份認同的迷茫,無論是留在虜中還是回到南方,都難以找到真正的歸屬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虜中生活環境和自身處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異域文化的不認同和對于自身身份的困惑與矛盾之情。同時,詩中的意象和對比手法也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性和表現力。
“退之南食猶成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ǔ zhōng jì shì
虜中紀事
yí sú huá fēng shì shì wéi, jiáo qíng suí wù dòng fēi yí.
夷俗華風事事違,矯情隨物動非宜。
xīng shān yáo shàn cháng jiē biàn, fán cù shēng yīn tīng zì bēi.
腥膻肴膳嘗皆遍,繁促聲音聽自悲。
shā mèi mù kàn zhū shì bì, huǒ xūn yī rǎn sù chéng zī.
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緇。
tuì zhī nán shí yóu chéng yǒng, ruò dào qióng huāng gèng fèi cí.
退之南食猶成詠,若到窮荒更費辭。
“退之南食猶成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