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更漏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覺更漏侵”全詩
相對語未闌,不覺更漏侵。
呼童持短檠,注以蘭膏深。
皎皎見寒光,良宵愜予心。
分類:
《與諸同僚偶會賦八題·待燈》蘇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諸同僚偶會賦八題·待燈》是蘇頌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昏時分,蝙蝠在空中飛翔,寂靜的房間里蟋蟀在鳴唱。相對坐著,還未言語完畢,不知不覺鐘聲更漏聲已漸漸侵入耳中。我召喚童子拿來短檠(短的檠條,用于點亮燈火),滴上香氣濃郁的蘭膏。明亮的燈光映照出寒冷的光芒,使我心情愉悅。
這首詩描繪了黃昏時分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愉悅。黃昏時分蝙蝠飛翔,蟋蟀鳴唱,與作者相對而坐。詩中的“相對語未闌”表達了同僚之間言談未及完成,但時間已經過去。鐘聲和更漏聲的漸漸侵入,使人感受到時光的流逝。然而,作者通過點亮燈火,用蘭膏注入檠條中,創造出明亮的光芒,給予了詩人一個愉悅的夜晚。
這首詩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內心的寧靜和愉悅。蝙蝠、蟋蟀、鐘聲、更漏聲等元素構成了一個寂靜而溫馨的場景。燈火的明亮和蘭膏的香氣進一步烘托出這種寧靜的氛圍。詩人對于黃昏時刻的細致觀察和感受,以及對于溫馨時刻的珍惜,使得這首詩具有了詩情畫意的美感。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豪放的情感展現了蘇頌對于黃昏時刻的獨特感受。通過充分利用詩歌語言的韻律和意象,詩人將黃昏時分的景象與內心感受相結合,形成了一幅充滿詩意的畫面,給人以寧靜和愉悅之感。
“不覺更漏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zhū tóng liáo ǒu huì fù bā tí dài dēng
與諸同僚偶會賦八題·待燈
huáng hūn biān fú fēi, kōng táng xī shuài yín.
黃昏蝙蝠飛,空堂蟋蟀吟。
xiāng duì yǔ wèi lán, bù jué gēng lòu qīn.
相對語未闌,不覺更漏侵。
hū tóng chí duǎn qíng, zhù yǐ lán gāo shēn.
呼童持短檠,注以蘭膏深。
jiǎo jiǎo jiàn hán guāng, liáng xiāo qiè yǔ xīn.
皎皎見寒光,良宵愜予心。
“不覺更漏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