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驚海鷺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鳥驚海鷺眠”全詩
仍教百馀日,迎送直廳前。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直臺》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直臺》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麋鹿進入神圣的羊隊,
鳥兒驚起,海鷺在沉睡。
仍然持續百余日,
迎送直廳前。
詩意: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象為基礎,通過描繪麋鹿和鳥兒的行為,表達了作者對于直臺的贊美和敬仰之情。直臺是古代官員辦公的地方,也是權力的象征。作者運用寓言的手法,將麋鹿比喻為在直臺中行走的官員,鳥兒驚起則象征官員的行動引起了關注和震動。詩中的百余日表示了直臺的穩定和持久,迎送直廳前則強調了對直臺的追隨和致敬。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描繪了直臺的威嚴和莊重。通過將自然景物與直臺相連,作者巧妙地借用了麋鹿和鳥兒的形象,傳達了對于直臺的崇敬之情。詩中的意象豐富而生動,展示了作者的才華和想象力。
同時,這首詩詞也反映了唐代社會的政治氛圍和官場風貌。直臺作為官員的工作場所,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通過描述麋鹿進入羊隊、鳥兒驚起的情景,作者隱喻了官員們在直臺中的活動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議論。詩中的迎送直廳前一句,則表達了人們對于直臺的追隨和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對直臺的崇敬之情,并在其中融入了對唐代官場的隱喻和批判。它以簡潔而形象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詩意和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鳥驚海鷺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í tái
直臺
mí rù shén yáng duì, niǎo jīng hǎi lù mián.
麋入神羊隊,鳥驚海鷺眠。
réng jiào bǎi yú rì, yíng sòng zhí tīng qián.
仍教百馀日,迎送直廳前。
“鳥驚海鷺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