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章推練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典章推練達”全詩
典章推練達,經術號通明。
簪橐何時去,堂坊一旦成。
漢庭傷賈傅,仕不至公卿。
分類:
《侍讀給事王公挽辭三首》蘇頌 翻譯、賞析和詩意
《侍讀給事王公挽辭三首》是蘇頌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詩人通過表達對王公的離別之情,展現了自己在朝廷中的職位尊貴和對學問的渴望,同時也抒發了對仕途坎坷和個人抱負未達成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侍讀給事王公挽辭三首》
當代儒林老,誰知蘊學精。
典章推練達,經術號通明。
簪橐何時去,堂坊一旦成。
漢庭傷賈傅,仕不至公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王公離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王公的離去的惋惜之情。詩人首先提到自己身處當代儒林之中,儒家學問的傳承者眾多,而他自己的學問雖然精深,但卻鮮為人知。這表明詩人在學識上的自信和對自己才華的自負,同時也顯露出他對于世人未能認識和賞識自己的遺憾。
接著,詩人描繪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能力。他稱自己能夠推測典章制度、推陳出新,使經義學問能夠通達明晰。這顯示出詩人在朝廷中的職位尊貴和對學問的自豪,暗示了他在政務和學問方面的能力和成就。
然而,詩人在表達自己的離別之情時,也顯露出對于仕途坎坷和個人抱負未能達成的感慨。他提到自己的簪橐(指頭發上的裝飾物和行囊),表達了離去的意愿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他也暗示自己在堂坊(指朝廷)中一旦有所成就,就可以離開,追求更高的抱負和理想。
最后,詩人提到了漢庭傷賈傅的典故。賈傅是漢代宰相,因政治上的不幸遭受牽連,未能達到公卿的地位。詩人以此典故自喻,表達了自己在仕途上的不如意和對未能達到更高官職的遺憾。
這首詩詞通過對王公離別的表達,巧妙地結合了詩人自身的抱負和遺憾,展現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學識的自信,同時也表達了對仕途坎坷和個人抱負未達成的感慨。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復雜的內心世界,展示了他在政治和學問上的追求和不甘。
“典章推練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dú jǐ shì wáng gōng wǎn cí sān shǒu
侍讀給事王公挽辭三首
dāng dài rú lín lǎo, shéi zhī yùn xué jīng.
當代儒林老,誰知蘊學精。
diǎn zhāng tuī liàn dá, jīng shù hào tōng míng.
典章推練達,經術號通明。
zān tuó hé shí qù, táng fāng yī dàn chéng.
簪橐何時去,堂坊一旦成。
hàn tíng shāng jiǎ fù, shì bù zhì gōng qīng.
漢庭傷賈傅,仕不至公卿。
“典章推練達”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七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