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獨眠西畔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夜獨眠西畔廊”全詩
仍對墻南滿山樹,野花撩亂月朧明。
墻外花枝壓短墻,月明還照半張床。
無人會得此時意,一夜獨眠西畔廊。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使東川·嘉陵驛二首(篇末有懷)》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使東川·嘉陵驛二首(篇末有懷)》是元稹的一首詩。詩中描述了詩人在嘉陵驛上的經歷和感受。
嘉陵驛是位于川西的一個驛站,這里的客棧上有一張空床,詩人獨自一夜在床上憑窗聽著嘉陵江的水聲。在靜謐的黑夜中,他仍然能夠透過墻南的山樹看到滿地綻放的野花,這些野花在月光下閃爍著微弱的光亮。墻的外面,花枝探伸過來壓彎了墻,而明亮的月光則照在床的一半上。這個時刻的意境,詩人覺得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獨自一人在西畔廊上度過了整個夜晚。
這首詩通過描繪嘉陵驛的夜晚景色,表達了詩人獨自高人一等的孤寂感。嘉陵江是自然界的聲音,野花和山樹是自然景觀,而月光是精神的力量。詩人把自己放置在這個幽靜的環境中,通過感知自然景觀和靜謐的夜晚,凸顯了詩人內心深處的獨處感和孤寂感。
這首詩運用了細膩的描寫手法,通過描繪細小的物象和聲音,表達出高高在上的孤獨感。詩人借用自然元素和景象,將自己的內心情感與外在的環境相結合,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的孤獨與寂寞。
整首詩情感內斂,卻又飽含深情,展現了詩人對美的敏感和獨立的精神。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個人體驗,將讀者置身于一個幾乎無人的夜晚世界中,感受到了一種知己難尋、孤冷無依的情感氛圍。這首詩流露出了作者無處投訴的眷戀之情和渴望溫暖的心情。
“一夜獨眠西畔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dōng chuān jiā líng yì èr shǒu piān mò yǒu huái
使東川·嘉陵驛二首(篇末有懷)
jiā líng yì shàng kōng chuáng kè, yī yè jiā líng jiāng shuǐ shēng.
嘉陵驛上空床客,一夜嘉陵江水聲。
réng duì qiáng nán mǎn shān shù, yě huā liáo luàn yuè lóng míng.
仍對墻南滿山樹,野花撩亂月朧明。
qiáng wài huā zhī yā duǎn qiáng, yuè míng hái zhào bàn zhāng chuáng.
墻外花枝壓短墻,月明還照半張床。
wú rén huì de cǐ shí yì, yī yè dú mián xī pàn láng.
無人會得此時意,一夜獨眠西畔廊。
“一夜獨眠西畔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