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騎驄馬峨眉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身騎驄馬峨眉下”全詩
虛度東川好時節,酒樓元被蜀兒眠。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使東川》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使東川·好時節》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東川地區景色怡人的好時節,但元稹卻因為政務繁忙而無法盡情欣賞。
詩中第一句“身騎驄馬峨眉下”意味著詩人身穿華麗的衣裳,騎著高大威武的驄馬,駕臨東川峨眉山之下。第二句“面帶霜威卓氏前”是指元稹的面容莊重肅穆,表現了他作為一位官員的威嚴。這兩句描繪了元稹作為使臣的形象。
隨后的兩句“虛度東川好時節,酒樓元被蜀兒眠”表達了元稹對自己無法享受東川美好時光的遺憾。他表示自己雖然身在東川,但卻因為公務繁忙,無暇欣賞這美好的季節。東川的酒樓被蜀兒(指川蜀地區的居民)所占據,而他只能在忙碌中替代他們入睡。
這首詩描繪了元稹作為一位使臣忙碌且為政務所累的形象,以及他對美好時光的無法享受的遺憾之情。詩中憑借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在繁忙的工作中所面臨的困境和內心的苦悶。同時也揭示了一個官員在官場中所付出的代價,以及人生的無奈和遺憾。
詩詞翻譯:
身騎驄馬峨眉下,
面帶霜威卓氏前。
虛度東川好時節,
酒樓元被蜀兒眠。
馬兒峨眉下奔騰,
面容莊重凜然。
好時光度虛度東川,
酒樓被蜀兒包圍酣眠。
賞析:這首詩以元稹作為一個忙碌的使臣的形象為出發點,描繪了美麗的東川好時光。作者通過對景物和自身狀態的描述,展現了作為一個充滿權勢和責任的官員的困境和無奈。詩人的遺憾之情透過文字流露出來,讓讀者體會到忙碌工作所帶來的苦悶和無法享受美好時光的痛苦。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作者內心的矛盾和焦慮,給人一種深思熟慮的感覺。
“身騎驄馬峨眉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dōng chuān
使東川
shēn qí cōng mǎ é méi xià, miàn dài shuāng wēi zhuō shì qián.
身騎驄馬峨眉下,面帶霜威卓氏前。
xū dù dōng chuān hǎo shí jié, jiǔ lóu yuán bèi shǔ ér mián.
虛度東川好時節,酒樓元被蜀兒眠。
“身騎驄馬峨眉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