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有心情徹夜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有心情徹夜彈”全詩
料得小來辛苦學,又因知向峽中彈。
別鶴凄清覺露寒,離聲漸咽命雛難。
憐君伴我涪州宿,猶有心情徹夜彈。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黃草峽聽柔之琴二首》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草峽聽柔之琴二首》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草峽聽柔之琴二首
胡笳夜奏塞聲寒,
是我鄉音聽漸難。
料得小來辛苦學,
又因知向峽中彈。
別鶴凄清覺露寒,
離聲漸咽命雛難。
憐君伴我涪州宿,
猶有心情徹夜彈。
譯文:
在黃草峽聽柔和的琴聲(上、下兩首)
胡笳在夜晚奏響,塞上的聲音寒冷,
我鄉的音調越發難以辨認。
我料想到小時候辛苦學習,
因此知道向峽中彈奏。
別離之鶴悲凄,清脆的聲音感受到涼露的寒冷,
分離的聲音漸漸消失,像是命運難以撫平傷痛。
我憐憫你陪伴我在涪州過夜,
仍然有心情徹夜彈奏。
詩意和賞析:
《黃草峽聽柔之琴二首》描繪了一種別離之情,以及通過音樂來減輕離別的痛苦。詩人元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了對鄉音的思念和漸行漸遠的感受。
詩的第一首寫到夜晚,胡笳的聲音在寒冷的塞上回蕩。詩人感嘆自己鄉音聽起來越來越難以辨認,這可能是因為他離鄉已久,鄉音已經疏遠。然而,他又意識到自己曾經在小時候努力學習樂器,因此他能理解那些在黃草峽中演奏樂器的人們。
第二首詩以鶴為象征,描述了別離的悲傷和寒冷。鶴的叫聲清脆而凄涼,它們在寒冷的露水中感到寒冷。隨著離別的聲音逐漸消失,就像是一只幼鳥難以發出聲音。然而,詩人仍然感激有人陪伴他在涪州度過夜晚,他們一起彈奏音樂,表達內心的情感。
整首詩透露出對故鄉和鄉音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音樂作為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通過音樂,詩人能夠減輕離別的痛苦,并與他人共同分享內心的感受。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離鄉之人的情感體驗,展現了元稹對音樂與情感關系的思考。
“猶有心情徹夜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cǎo xiá tīng róu zhī qín èr shǒu
黃草峽聽柔之琴二首
hú jiā yè zòu sāi shēng hán, shì wǒ xiāng yīn tīng jiàn nán.
胡笳夜奏塞聲寒,是我鄉音聽漸難。
liào dé xiǎo lái xīn kǔ xué, yòu yīn zhī xiàng xiá zhòng dàn.
料得小來辛苦學,又因知向峽中彈。
bié hè qī qīng jué lù hán, lí shēng jiàn yàn mìng chú nán.
別鶴凄清覺露寒,離聲漸咽命雛難。
lián jūn bàn wǒ fú zhōu sù, yóu yǒu xīn qíng chè yè dàn.
憐君伴我涪州宿,猶有心情徹夜彈。
“猶有心情徹夜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