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結處共愁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丁香結處共愁塵”全詩
搖風卷起窗鋪月,滴雨驚回夢愴神。
荔子丹時陪獻豆,丁香結處共愁塵。
本無顏色爭韶艷,野老由來不怨春。
分類:
《和陳長卿賦芭蕉二首》王洋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陳長卿賦芭蕉二首》是宋代詩人王洋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芭蕉的景象,并表達了詩人豁達的心境和對自然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一番舒展一番新,
搖風卷起窗鋪月。
滴雨驚回夢愴神,
荔子丹時陪獻豆。
丁香結處共愁塵,
本無顏色爭韶艷。
野老由來不怨春。
這首詩詞的詩意表達了詩人的情感、觀察和感悟。
詩人以落落虛懷、好自珍的態度來描繪芭蕉,將其比喻為一番舒展、煥然一新的景象。搖風卷起窗簾,映照著皎潔的月光,雨滴的聲音驚醒了詩人的夢境,使他陷入沉思,感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
荔子丹時陪獻豆,丁香結處共愁塵,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生命消逝的無奈和憂愁。詩人認為,芭蕉本身并沒有鮮艷的顏色,卻能在春天中與其他花卉爭奇斗艷,這讓詩人想到了人們對外表的追求與爭奪。
最后兩句“野老由來不怨春”,表達了野老的淡泊和坦然。野老在自然中生活,對于春天的來臨并不抱怨,而是順應自然的變化,保持著平和的心態。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芭蕉的描繪和對自然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的思考,呈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詩人通過對野老的描寫,表達了一種豁達、寬容的人生態度,引導讀者思考人與自然、時間與生命的關系。
“丁香結處共愁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én zhǎng qīng fù bā jiāo èr shǒu
和陳長卿賦芭蕉二首
luò luò xū huái hǎo zì zhēn, yī fān shū zhǎn yī fān xīn.
落落虛懷好自珍,一番舒展一番新。
yáo fēng juǎn qǐ chuāng pù yuè, dī yǔ jīng huí mèng chuàng shén.
搖風卷起窗鋪月,滴雨驚回夢愴神。
lì zi dān shí péi xiàn dòu, dīng xiāng jié chù gòng chóu chén.
荔子丹時陪獻豆,丁香結處共愁塵。
běn wú yán sè zhēng sháo yàn, yě lǎo yóu lái bù yuàn chūn.
本無顏色爭韶艷,野老由來不怨春。
“丁香結處共愁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