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么酬佳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么酬佳節”全詩
送酒人何在,迎風帽自如。
萸肥含味遠,菊瘦著花疎。
只么酬佳節,詩成趼紙書。
分類: 九日
《次韻黃仲宣九日》楊公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黃仲宣九日》是楊公遠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又逢重九日,七載寓僧廬。
送酒人何在,迎風帽自如。
萸肥含味遠,菊瘦著花疎。
只么酬佳節,詩成趼紙書。
詩意:
這是重陽節的再次相逢,七年來我一直寄居在僧舍。
送酒的朋友在哪里呢?迎風帽子自然而然地戴好。
柿子飽滿多汁遙相呼應,菊花瘦弱而開得稀疏。
只為了慶賀這美好的節日,我將這首詩寫在粗糙的紙上。
賞析:
這首詩以慶祝重陽節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這個節日的喜愛和情感。詩人楊公遠在寓居僧舍期間,迎來了七個重陽節。他思念著曾與他共度重陽節的朋友,特別是那位送酒的朋友,然而此刻卻不知其所在。詩人提及自己戴著帽子,迎著風,這種情景描繪出他在節日氛圍中的期待和祝福。
詩中描寫了柿子和菊花,這兩種象征著豐收和堅韌的植物,分別展示了不同的狀態。柿子象征著萸肥果實,飽滿多汁,味道香甜,與遠方的朋友共同慶賀佳節。菊花則瘦弱而開得稀疏,展現了秋末花卉的凋零之美,也寓意著時光的流逝。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通過詩歌來回應佳節的心情。他將心中的情感化為文字,用粗糙的紙張傳遞給朋友。將詩成趼紙書的意象,表明了作者以樸素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祝福,也顯示了他對朋友的思念和深情厚意。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通過描繪節日氣氛和表達情感,展示了詩人對重陽節的熱愛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這首詩以自然、樸素的描寫方式,傳遞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美好時刻的珍視,給人以溫馨、深情的感受。
“只么酬佳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huáng zhòng xuān jiǔ rì
次韻黃仲宣九日
yòu féng chóng jiǔ rì, qī zài yù sēng lú.
又逢重九日,七載寓僧廬。
sòng jiǔ rén hé zài, yíng fēng mào zì rú.
送酒人何在,迎風帽自如。
yú féi hán wèi yuǎn, jú shòu zhe huā shū.
萸肥含味遠,菊瘦著花疎。
zhǐ me chóu jiā jié, shī chéng jiǎn zhǐ shū.
只么酬佳節,詩成趼紙書。
“只么酬佳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