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骎骎塵土久方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骎骎塵土久方還”全詩
靖節每嗟嬰世網,漫郎何意出人間。
風驚駭浪潛鱗伏,竹隱灣磯翠羽閒。
好去杖藜穿蠟屐,伴云隨月弄潺湲
分類:
《書懷》楊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懷》是宋代詩人楊時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骎骎塵土久方還,直道謀身力愈難。
這里的“骎骎塵土”描繪了漫長的旅途,而“久方還”則表達了返鄉的心愿。詩人直言不諱地表達了在艱難困苦中追求理想的決心,他明白實現自己的抱負變得更加困難。
靖節每嗟嬰世網,漫郎何意出人間。
這兩句詩中的“靖節”和“漫郎”是楊時的自稱。他感嘆現實世界的束縛,暗示自己渴望超脫塵世之網,追求內心自由和真正的意義。
風驚駭浪潛鱗伏,竹隱灣磯翠羽閒。
這兩句描繪了自然界的景象,風起浪涌,暗示著風浪的危險和隱藏其中的危險。竹子隱藏在灣磯之間,綠色的羽翼自由地舞動。這里通過自然景觀的對比,表達了詩人渴望遠離塵囂,追求寧靜自由的情感。
好去杖藜穿蠟屐,伴云隨月弄潺湲。
這兩句詩中的“好去”表示詩人的向往,他準備離開塵世的喧囂,漫步山水之間。杖藜、蠟屐等象征著旅行的工具,而“伴云隨月弄潺湲”則描繪了詩人在山水之間游走的景象,與云、月、流水相伴,享受寧靜和自然的美。
《書懷》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表達內心情感的方式,展現了詩人楊時追求自由和超脫的愿望。他渴望擺脫現實的束縛,追求真正的意義和內心的寧靜。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緒和情感,給人以自由、閑適和遐思的感受。
“骎骎塵土久方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huái
書懷
qīn qīn chén tǔ jiǔ fāng hái, zhí dào móu shēn lì yù nán.
骎骎塵土久方還,直道謀身力愈難。
jìng jié měi jiē yīng shì wǎng, màn láng hé yì chū rén jiān.
靖節每嗟嬰世網,漫郎何意出人間。
fēng jīng hài làng qián lín fú, zhú yǐn wān jī cuì yǔ xián.
風驚駭浪潛鱗伏,竹隱灣磯翠羽閒。
hǎo qù zhàng lí chuān là jī, bàn yún suí yuè nòng chán yuán
好去杖藜穿蠟屐,伴云隨月弄潺湲
“骎骎塵土久方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