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嚴陵臺上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首嚴陵臺上月”全詩
回首嚴陵臺上月,清風千古逼人寒。
分類:
《過七里瀨》楊時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七里瀨》是宋代楊時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扁舟東下幾時還,
一席飛帆插羽翰。
回首嚴陵臺上月,
清風千古逼人寒。
詩意:
這首詩以扁舟行駛于七里瀨(地名)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念之情。詩人坐在舟上,向東駛去,不知何時能夠回來。他插上羽翰的飛帆,意味著他將用文學之舟,借助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回首望著嚴陵臺上的明月,感嘆時間的流逝和離別的悲涼。清風吹拂,寒意逼人,象征著歲月的冷酷和離人的辛酸。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純凈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回味之感。詩人通過描繪扁舟東行的場景,抒發了自己在離別時的無奈和無措,表達了對歸期的期盼和對未來的不安。同時,插上羽翰的飛帆象征著詩人將用文字表達自己的心聲,借助文學來抒發內心的情感和思緒。
詩人回頭望嚴陵臺上的明月,凝視著它,心中充滿了離別之情和思鄉之念。明月作為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常被用來象征離人的思念和對故鄉的眷戀。清風千古逼人寒,描繪了歲月的冷酷和離人的辛酸之感。這種張力和矛盾的情感使詩詞充滿了凄涼和哀怨之美。
《過七里瀨》以簡練的筆觸展示了離別時的情感體驗,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意象的運用,將作者的內心感受與讀者之間建立了情感共鳴。這首詩詞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凄美的意境,給人以思考和共鳴之余,也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審美追求。
“回首嚴陵臺上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qī lǐ lài
過七里瀨
piān zhōu dōng xià jǐ shí hái, yī xí fēi fān chā yǔ hàn.
扁舟東下幾時還,一席飛帆插羽翰。
huí shǒu yán líng tái shàng yuè, qīng fēng qiān gǔ bī rén hán.
回首嚴陵臺上月,清風千古逼人寒。
“回首嚴陵臺上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