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檄于今非得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捧檄于今非得已”全詩
顧我久拋聲跡外,慚君猶掛齒牙間。
平生拙計心長在,解帶高風志未還。
捧檄于今非得已,漫勞魂夢繞溪山。
分類:
《次韻思睿見寄》楊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思睿見寄》是宋代楊時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古以來,圣賢的偉大讓我深感愧疚,自己憂慮國家的力學方面的問題,無暇自適。
時常想起自己早已離開了公眾視野,但對于你來說,我仍然是個耳熟能詳的人物。
我平生所愧疚的是自己的無能,但仍然懷揣高尚的志向,為國家效力的心愿依然存在。
現在不得不寫這封信,來表達我目前的境況,心靈和夢境仍在徘徊于山水之間。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楊時內心的情感和思考。他自覺在圣賢面前感到自愧不如,認識到自己對國家力學方面的問題感到憂慮,卻無法有所作為。盡管他已不再受到公眾關注,但對于某個特定的人來說,他仍然是一個熟悉的存在。楊時承認自己的無能,但仍懷揣高尚的志向,渴望為國家盡一份力。最后,他寫信給某人,傾訴自己此刻的境況,同時心靈和夢境仍然圍繞在山水之間。
賞析:
《次韻思睿見寄》這首詩詞以楊時內心的獨白方式展現了他對自身的反思和對國家的關切。詩中表達了一種自愧自卑的情感,認識到自己與圣賢之間的巨大差距。作者用簡練的語言描述了自己的心境和對力學問題的憂慮,展現出一種責任感和擔憂。盡管作者已經淡出公眾視野,但仍然對某個特定的人有著牽掛和關注,這顯示出他在個人關系上的堅持和珍視。詩中的最后部分,作者寫信表達自己目前的處境,把自己的思緒、夢境與山水之間的景色聯系在一起,展現出一種離愁別緒的情感。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情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對國家的憂慮,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捧檄于今非得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ī ruì jiàn jì
次韻思睿見寄
shèng xián qiān gǔ kuì nán pān, lì xué fāng yōu gǎn zì xián.
圣賢千古愧難攀,力學方憂敢自閒。
gù wǒ jiǔ pāo shēng jī wài, cán jūn yóu guà chǐ yá jiān.
顧我久拋聲跡外,慚君猶掛齒牙間。
píng shēng zhuō jì xīn zhǎng zài, jiě dài gāo fēng zhì wèi hái.
平生拙計心長在,解帶高風志未還。
pěng xí yú jīn fēi děi yǐ, màn láo hún mèng rào xī shān.
捧檄于今非得已,漫勞魂夢繞溪山。
“捧檄于今非得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