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域獻奇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域獻奇珍”全詩
負扆延百辟,垂旒御九賓。
肅肅皆鹓鷺,濟濟盛簪紳。
天涯致重譯,日域獻奇珍。
分類: 勵志
作者簡介(顏師古)

顏師古(581年~645年),名籀,字師古,隋唐以字行,故稱顏師古,雍州萬年人,生于京兆萬年(今西安),祖籍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唐初儒家學者,經學家、語言文字學家、歷史學家。顏師古是名儒顏之推之孫、顏思魯之子。少傳家業,遵循祖訓,博覽群書,學問通博,擅長于文字訓詁、聲韻、校勘之學;他還是研究《漢書》的專家,對兩漢以來的經學史也十分熟悉。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顏師古隨從太宗征遼東,途中病故,終年65歲,謚曰“戴”。墓地位于今山東省蘭陵縣蘆柞鎮前蘆柞村東南。
《奉和正日臨朝》顏師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和正日臨朝》是唐代顏師古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給出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七府的玉琢才剛剛開始,三元寶歷又更新。
負責駕車引領百官,佩戴玉冠迎接九賓。
恭敬地站立在一旁的,都是飛翔的鷺鳥。
整齊排列的是頭戴簪紳的多位貴族。
從天涯海角奉來了,日本獻上一些珍奇的物品。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唐代朝會上的盛況,以及日本使者獻上的禮物。文中描述了七府之玉琢和三元寶歷之新,并贊美了朝會上許多高級官員的儀態莊重。最后,詩人稱贊從遙遠的天涯海角送來的珍奇物品,展示了唐朝對外交往的廣泛視野。
這首詩具有莊重肅穆的氛圍,通過描繪舉行朝會的場景來展現唐代的繁榮和強盛。同時,詩人對于外交和對外交流的態度也得到了表達和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較為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唐代朝會的隆重場景和外交交往的盛況。其中,七府和三元寶歷象征著朝會的重要性,負責引領百官的車輛和被佩戴玉冠的九賓展示了朝廷的威嚴。而文中出現的鹓鷺和盛簪紳則突出了貴族的尊貴地位。
詩的最后兩句烘托了朝會上禮品的珍奇和稀有之處,體現了唐朝對外交流的廣泛和開放態度。整首詩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寫作手法,表達了作者對于唐代盛世的謳歌和對外交往的喜悅。
“日域獻奇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zhèng rì lín cháo
奉和正日臨朝
qī fǔ xuán héng shǐ, sān yuán bǎo lì xīn.
七府璿衡始,三元寶歷新。
fù yǐ yán bǎi pì, chuí liú yù jiǔ bīn.
負扆延百辟,垂旒御九賓。
sù sù jiē yuān lù, jì jì shèng zān shēn.
肅肅皆鹓鷺,濟濟盛簪紳。
tiān yá zhì chóng yì, rì yù xiàn qí zhēn.
天涯致重譯,日域獻奇珍。
“日域獻奇珍”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