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無明是反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死后無明是反非”全詩
生前有望榮招辱,死后無明是反非。
麟閣故基為草鞠,云臺遺屋與煙飛。
桐江自漢至今日,依舊行人指釣磯。
分類:
《再題嚴子陵釣臺》曾豐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題嚴子陵釣臺》是宋代曾豐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四百年間將相誰,
偉大的功勛與成就竟歸于何人?
生前有著希望和榮耀,經歷了榮辱,
死后卻沒有明確的歸宿。
麟閣的舊基已變為草原,
云臺的殘屋與煙霧一起飄散。
自漢代起,桐江流淌至今,
一直作為人們指引著垂釣之地。
詩詞描繪了嚴子陵的釣臺,通過隱喻和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歷史滄桑與人事更迭的思考。
詩中的"四百年間將相誰",表達了時光流轉中英雄輩出、功績傳世的感嘆。嚴子陵是歷史上著名的將領,他在世時經歷了光輝與辱罵,但在死后卻沒有明確的地位與歸宿,這種反差使人不禁產生思考。
"麟閣故基為草鞠,云臺遺屋與煙飛",描繪了嚴子陵釣臺的景象。麟閣和云臺是高臺樓閣的名字,但如今已經殘破不堪,只剩下被風吹拂的殘煙和草木。這種景象象征著興盛與衰敗的交替,歷史的變遷不可逆轉,一切皆為過眼云煙。
"桐江自漢至今日,依舊行人指釣磯",描述了桐江的歷史和地理特點。桐江是一條古老的河流,從漢代起就一直存在至今。它作為人們垂釣的地方,見證了歷史的變遷。行人指向的釣磯成為了人們追尋寧靜和思考的象征。
整首詩詞通過對嚴子陵釣臺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和人生滄桑的思考。通過景物的衰敗和人事的更迭,詩人傳遞了對功勛與榮耀的虛無感和對個人命運的思索。這首詩詞在簡短的文字中蘊含了深刻的哲理,引發讀者對人生和歷史的思考。
“死后無明是反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tí yán zǐ líng diào tái
再題嚴子陵釣臺
sì bǎi nián jiān jiàng xiàng shuí, fēng gōng wěi jī jìng hé guī.
四百年間將相誰,豐功偉績竟何歸。
shēng qián yǒu wàng róng zhāo rǔ, sǐ hòu wú míng shì fǎn fēi.
生前有望榮招辱,死后無明是反非。
lín gé gù jī wèi cǎo jū, yún tái yí wū yǔ yān fēi.
麟閣故基為草鞠,云臺遺屋與煙飛。
tóng jiāng zì hàn zhì jīn rì, yī jiù xíng rén zhǐ diào jī.
桐江自漢至今日,依舊行人指釣磯。
“死后無明是反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