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外風江斷去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寺外風江斷去津”全詩
僧齋歸處窗如燭,始覺寒風是主人。
分類: 西湖
《寒月獨歸題松寥壁(時湛公在西湖)》程嘉燧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寒月獨歸題松寥壁(時湛公在西湖)》是明代程嘉燧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夜歸途中的景象,通過寒冷的月光和孤寂的歸途,表達了主人公的心情和寓意。
詩詞中的“寺外風江斷去津,峰頭木脫月相親”描繪了詩人離開寺廟,行至江邊時,察覺到江風漸漸減弱,江水終止流動,這里可以理解為一種景色的變化。而“峰頭木脫月相親”則形容山峰之上的樹木褪去了葉子,寒冷的月亮獨自照耀著,這里可以理解為孤寂的景象。
而“僧齋歸處窗如燭,始覺寒風是主人”則表達了主人公歸途中的感受。他回到僧房,發現窗戶透過的光線如同燭光一樣,突顯了主人公在這個孤獨的夜晚中的存在感。他開始意識到,寒冷的風是他歸來的主人。
整首詩詞通過對冬夜歸途中景色的描繪,以及主人公內心感受的表達,展現了一種寂寥孤獨的氛圍。寒冷的月光、凋零的樹木,以及宛如燭光的窗戶,都強調了主人公在這個環境中的孤獨感和存在感。這種寂寥孤獨的情緒與作者身處的時代背景相呼應,可能折射出作者內心的思考和感受。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意象傳達了作者對寒冷孤獨的感受,引發讀者對人生、寂寥和歸途的思考。它讓人感受到寒冷的月光和凋零的景象所帶來的冷清和孤寂,也讓人思索起人生中的孤獨和回歸的意義。
“寺外風江斷去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yuè dú guī tí sōng liáo bì shí zhàn gōng zài xī hú
寒月獨歸題松寥壁(時湛公在西湖)
sì wài fēng jiāng duàn qù jīn, fēng tóu mù tuō yuè xiàng qīn.
寺外風江斷去津,峰頭木脫月相親。
sēng zhāi guī chǔ chuāng rú zhú, shǐ jué hán fēng shì zhǔ rén.
僧齋歸處窗如燭,始覺寒風是主人。
“寺外風江斷去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