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然木榻滿黃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蕭然木榻滿黃塵”全詩
知君只在長安市,畫得燕山賣與人。
分類:
《訪董述夫不遇》王稚登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訪董述夫不遇》是明代詩人王稚登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扣戶無人問四鄰,
敲擊門扉,但無人應答,四鄰也沒有人來打聽。
蕭然木榻滿黃塵。
屋內荒涼蕭瑟,木榻上積滿了厚厚的黃塵。
知君只在長安市,
我知道你在長安城,
畫得燕山賣與人。
你以畫作為生,將燕山的畫賣給了他人。
詩意:
這首詩以寂寥荒涼的景象描繪了董述夫的境遇。詩人敲擊董述夫的門扉,但卻沒有人回應,四鄰也沒有人來關心董述夫的境況。屋內空蕩蕩的,木榻上積滿了厚厚的黃塵,顯示出董述夫的生活十分貧困和孤寂。然而,詩人知道董述夫在長安城,他以畫作為謀生之道,將自己的作品賣給他人。這種情景暗示了董述夫在長安市的辛勤努力,但卻未能獲得應有的關注和回報。
賞析:
《訪董述夫不遇》以簡潔而凄涼的筆觸,勾勒出一個被遺忘和辛酸的藝術家形象。詩人通過描寫董述夫的居所和生活狀態,刻畫了一個默默無聞、孤獨貧困的畫家。盡管董述夫在長安市,這個文化藝術繁榮的地方,但他卻無人問津,無法獲得應有的賞識和認可。這種對辛勤努力卻不得回報的描繪,引發人們對社會公平和個人價值的思考。
詩歌的語言簡練,表達了作者對董述夫命運的關切和同情。透過貧困和孤寂的景象,詩人傳達了對藝術家的尊重和對藝術價值的呼喚。這首詩詞反映了明代社會中普通藝術家的境遇,同時也引發人們對于藝術與社會互動關系的深思。
“蕭然木榻滿黃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g dǒng shù fū bù yù
訪董述夫不遇
kòu hù wú rén wèn sì lín, xiāo rán mù tà mǎn huáng chén.
扣戶無人問四鄰,蕭然木榻滿黃塵。
zhī jūn zhī zài cháng ān shì, huà dé yān shān mài yú rén.
知君只在長安市,畫得燕山賣與人。
“蕭然木榻滿黃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