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羊既不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神羊既不觸”全詩
分類:
《句(贈杜侍御)》褚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 《句(贈杜侍御)》
神羊既不觸,夕鳥欲依人。
衰世豈無賢,奇思本難論。
曩者為炎氛,飄然今古昏。
圣人出胸臆,定易彰迷冥。
豪雄彼何在?百戰有兇殲。
江河猶往復,人事不留酣。
勖學當樂道,興利不忘墳。
中文譯文:
神圣的羊不再被觸動,
黃昏時的鳥兒卻渴望依靠人類。
衰朽的時代也許沒有無德的人,
然而,這種奇思異想本來就很難被討論。
過去的炎熱氣候已成過去,
遠離古今的模糊中。
圣人通過顯示他們的胸襟,
決定了變易與分辨迷失于幽冥之中。
偉大的英豪在哪里?
百戰的結果是有厄運和毀滅的。
江河依然往復流動,
世事沒有停留的喧囂。
鼓勵學習,應當享受追求道德的樂趣,
在推動利益的同時不要忘記尊重墳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作者褚亮寫給杜侍御的贈詩,描繪了一個衰朽時代的景象。
詩中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人類的思考。作者通過“神羊”和“夕鳥”這兩個形象來代表高尚的品格和對依賴的渴望,與現實社會中缺乏崇高品德和社會不平衡的情況形成對比。作者認為在這個衰世中,仍然不乏有道德高尚的人存在,但由于種種原因,他們的思想和理念很難得到廣泛討論和傳播,導致社會上種種迷失和混亂。
詩中“豪雄彼何在?”表達了作者對英雄人物和偉大事跡的思念,同時也暗示著衰朽時代的缺憾和虛弱。
整首詩使用了敘事的手法,語言簡練而意味深長。通過對現實社會的觀察和對人性命運的思考,作者反映了自己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念,并通過“勖學當樂道,興利不忘墳”來呼吁人們應該以學習為樂,始終抱持追求道德和尊重過去的精神。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以意境深遠而富有哲理的形象,揭示了一個衰朽時代中的種種人性問題和社會困境,同時也給人以希望和思考。
“神羊既不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zèng dù shì yù
句(贈杜侍御)
shén yáng jì bù chù, xī niǎo yù yī rén.
神羊既不觸,夕鳥欲依人。
“神羊既不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