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勝燒蘭紅勝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香勝燒蘭紅勝霞”全詩
人人散后君須看,歸到江南無此花。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看惲家牡丹花戲贈李二十》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看惲家牡丹花戲贈李二十》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觀賞惲家的牡丹花,猶如香氣勝過燒蘭花,花色勝過霞光,城中最是令公家所贊嘆的。每個人散場之后都應該來欣賞,但是回到江南就再也無法找到這樣的花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惲家的牡丹花的美麗和珍貴,以及作者對其的欣賞和贊嘆。牡丹花在唐代被認為是高貴和華麗的象征,被宮廷和貴族廣泛喜愛。白居易通過描寫牡丹花的香氣和花色,強調了它們的獨特之處,并借此表達了自己對牡丹花的珍視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惲家牡丹花的贊美之情。首句中的"香勝燒蘭紅勝霞",通過比喻的手法,將牡丹花的香氣與燒蘭花的香氣相提并論,將牡丹花的花色與霞光的美麗進行對比,突出了牡丹花的獨特之處。接著,詩人指出惲家的牡丹花在城中是最受歡迎的,每個人在散場之后都應該去欣賞。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遺憾,即回到江南后無法再欣賞到這樣的花了。
整首詩以簡練的筆觸勾勒出牡丹花的美麗景象,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傳達出作者對牡丹花的深深喜愛和向往。同時,詩人在最后兩句中透露出對故鄉江南的思念之情,以及對逝去時光的遺憾。這首詩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情感共鳴,展示了白居易優美的詩詞才華。
“香勝燒蘭紅勝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àn yùn jiā mǔ dān huā xì zèng lǐ èr shí
看惲家牡丹花戲贈李二十
xiāng shèng shāo lán hóng shèng xiá, chéng zhōng zuì shù lìng gōng jiā.
香勝燒蘭紅勝霞,城中最數令公家。
rén rén sàn hòu jūn xū kàn, guī dào jiāng nā mó cǐ huā.
人人散后君須看,歸到江南無此花。
“香勝燒蘭紅勝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