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生涯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問生涯計”全詩
窮巷厭多雨,貧家愁早寒。
葛衣秋未換,書卷病仍看。
若問生涯計,前溪一釣竿。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秋暮郊居書懷》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暮郊居書懷》中文譯文:
郊居的人事少,白天躺在床上面對著山嶺。
偏僻的小巷讓人對多雨感到厭煩,貧窮的家庭為寒冷的早晨而憂傷。
葛衣秋天還沒換,不舍得放下手中的書卷。
如果問我對生活的計劃,只想在前溪邊垂釣一天。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郊居生活的景象,敘述了一個貧窮而寂靜的居住環境。詩人對生活的態度雖然不富貴,但仍然保持著對書卷和享受自然的熱愛。詩中流露出一種平淡、寧靜的生活態度,透露著對物質財富的淡薄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筆墨描繪出一個寒微的居住環境和詩人對生活的理性態度。詩人通過描寫簡單的景物和敘述樸素的心情,抒發了對平淡生活的認同和對內心世界的追求。詩中的“窮巷”、“貧家”和“書卷”等詞語,透露出詩人對貧窮和寂靜環境的接受和樂觀態度。最后的“前溪一釣竿”,表達了詩人希望過簡單而自在的生活的愿望。整首詩簡潔明快,用詞樸實,富有情感,展現了唐代士人的淡薄和內心的寧靜。
“若問生涯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mù jiāo jū shū huái
秋暮郊居書懷
jiāo jū rén shì shǎo, zhòu wò duì lín luán.
郊居人事少,晝臥對林巒。
qióng xiàng yàn duō yǔ, pín jiā chóu zǎo hán.
窮巷厭多雨,貧家愁早寒。
gé yī qiū wèi huàn, shū juàn bìng réng kàn.
葛衣秋未換,書卷病仍看。
ruò wèn shēng yá jì, qián xī yī diào gān.
若問生涯計,前溪一釣竿。
“若問生涯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