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重寄雪山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雪中重寄雪山偈”全詩
本立空名緣破妄,若能無妄亦無空。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重酬錢員外》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酬錢員外
雪中重寄雪山偈,
問答殷勤四句中。
本立空名緣破妄,
若能無妄亦無空。
譯文:
重新寄送給錢員外的詩
在雪地中重現寄送雪山的佛經,
問題和回答都十分熱情之中。
教導我們通過認知破除虛妄,
如果能擺脫虛妄,也即擺脫空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白居易的作品,以贈送給錢員外的詩為題。詩句中描述了在雪地中寄送給錢員外一本雪山的佛經的情景,并結合佛教思想探討了現實與虛妄、有與無的關系。
詩的開頭描述了在雪地中重新寄送雪山佛經的情景,顯示了詩人對佛教的虔誠和對錢員外的敬意。接下來,詩人轉向了佛教的教導,通過問答來探討人們的迷惑和佛教的教義。詩中的四句問答,旨在指導人們通過認知的解脫來破除虛妄,認清現實。最后兩句表達了如果能夠擺脫虛妄,也就能夠超越空無這一思維的束縛。
整首詩通過對佛教思想的引用和對現實與虛妄、有與無的探討,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之迷的思考和對教義的思索。這種思想升華了詩的意境,使人們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思想的啟迪和心靈的凈化。
“雪中重寄雪山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chóu qián yuán wài
重酬錢員外
xuě zhōng zhòng jì xuě shān jì, wèn dá yīn qín sì jù zhōng.
雪中重寄雪山偈,問答殷勤四句中。
běn lì kōng míng yuán pò wàng, ruò néng wú wàng yì wú kōng.
本立空名緣破妄,若能無妄亦無空。
“雪中重寄雪山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