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到茅庵訪別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能到茅庵訪別無”全詩
唯看老子五千字,不蹋長安十二衢。
藥銚夜傾殘酒暖,竹床寒取舊氈鋪。
聞君欲發江東去,能到茅庵訪別無。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村居寄張殷衡》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村居寄張殷衡》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作品。這首詩描寫了一個身患重病的人在村居中的生活情景,表達了作者向友人張殷衡寄語離別之情。
中文譯文:
金氏村中一病夫,
生涯濩落性靈迂。
唯看老子五千字,
不蹋長安十二衢。
藥銚夜傾殘酒暖,
竹床寒取舊氈鋪。
聞君欲發江東去,
能到茅庵訪別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村居中的一位病人為主角,描繪了他的生活狀態以及對友人的離別之情。詩中的主人公生活貧寒,身患重病,但他并不在乎物資的匱乏,而是通過閱讀老子的《道德經》來陶冶情操。他寧愿沉迷于文學,也不愿涉足塵世的繁華。他在藥鋪中獨自傾酒獨酌,取舊氈鋪在竹床上以抵御嚴寒。
詩中最后幾句表達了作者白居易對友人張殷衡的別離之情。他聽說張殷衡將要前往江東,他希望他能夠光臨茅庵,但他也明白,可能在別離后,很難再相見。
整首詩描繪了一個貧困而孤獨的病人在村居中的生活,以及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真諦的思考,對世俗繁華的超脫和追求內心的寧靜。同時,詩中也道出了人們在別離時的感傷和別離后的失去之痛,給人以深思。
“能到茅庵訪別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ūn jū jì zhāng yīn héng
村居寄張殷衡
jīn shì cūn zhōng yī bìng fū, shēng yá huò luò xìng líng yū.
金氏村中一病夫,生涯濩落性靈迂。
wéi kàn lǎo zi wǔ qiān zì,
唯看老子五千字,
bù tà cháng ān shí èr qú.
不蹋長安十二衢。
yào diào yè qīng cán jiǔ nuǎn, zhú chuáng hán qǔ jiù zhān pù.
藥銚夜傾殘酒暖,竹床寒取舊氈鋪。
wén jūn yù fā jiāng dōng qù, néng dào máo ān fǎng bié wú.
聞君欲發江東去,能到茅庵訪別無。
“能到茅庵訪別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