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界應無不死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下界應無不死人”全詩
只合殷勤逐杯酒,不須疏索向交親。
中天或有長生藥,下界應無不死人。
除卻醉來開口笑,世間何事更關身。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曲江醉后贈諸親故》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曲江醉后贈諸親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醉后贈送給親友們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對世俗紛擾的超脫。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郭東丘墓何年客,
江畔風光幾日春。
只合殷勤逐杯酒,
不須疏索向交親。
中天或有長生藥,
下界應無不死人。
除卻醉來開口笑,
世間何事更關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寫作者醉后贈親友的場景開篇,表現出作者在醉酒的狀態下對友情的真摯表達。在第一句中,提到了郭東丘的墓,意味著時間的推移和生命的短暫。接著,詩人描述了江畔的美景,強調了春天的短暫和人生的短暫。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表達了他只愿意用心地追逐杯中的酒,而不愿意過多地去尋找和親近他人。這種態度可能是作者對世俗紛擾的超脫,他選擇了享受酒的快樂而不被人際關系所牽扯。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上天可能存在長生不老藥物,而人間則不可能有不死之人。這句話表明了作者對生命有限和死亡的認識,進一步強調了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醉酒后的豪放心情,他笑著對世間的事情不再關注。這是對人生的一種豁達態度,表明了作者對塵世的超然和對世俗追求的冷漠。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短暫和世俗紛擾的超脫態度。通過描繪醉后贈親友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友情的真摯和對人生的思考。整首詩詞給人以開朗、豁達的感覺,同時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態度和情感表達方式。
“下界應無不死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ǔ jiāng zuì hòu zèng zhū qīn gù
曲江醉后贈諸親故
guō dōng qiū mù hé nián kè, jiāng pàn fēng guāng jǐ rì chūn.
郭東丘墓何年客,江畔風光幾日春。
zhǐ hé yīn qín zhú bēi jiǔ,
只合殷勤逐杯酒,
bù xū shū suǒ xiàng jiāo qīn.
不須疏索向交親。
zhōng tiān huò yǒu cháng shēng yào, xià jiè yīng wú bù sǐ rén.
中天或有長生藥,下界應無不死人。
chú què zuì lái kāi kǒu xiào, shì jiān hé shì gèng guān shēn.
除卻醉來開口笑,世間何事更關身。
“下界應無不死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