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月暗總愁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月明月暗總愁人”全詩
莫憑水窗南北望,月明月暗總愁人。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舟夜贈內》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舟夜贈內》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夜晚乘船送別親人的場景,表達了離別的憂愁情感。
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三聲猿后垂鄉淚,
一葉舟中載病身。
莫憑水窗南北望,
月明月暗總愁人。
詩意是,作者乘坐船只夜晚送別親人,聽到猿猴的聲音后,不禁淚流滿面。他身患重病,只能躺在船上。他勸告親人不要倚靠水窗向南北望遠,因為無論是月明還是月暗,都會讓人感到憂愁。
這首詩通過描繪作者的離別場景,表達了離人之苦和思念之情。猿聲催人離別,舟中病體加重,進一步強化了離別的痛苦。作者的勸告則顯現了他的關切之情,希望親人不要過多地憂慮和思念。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憂愁,通過對離別情感的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思念和無奈。它展示了人們在離別時常常面臨的情感掙扎和痛苦,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月明月暗總愁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yè zèng nèi
舟夜贈內
sān shēng yuán hòu chuí xiāng lèi, yī yè zhōu zhōng zài bìng shēn.
三聲猿后垂鄉淚,一葉舟中載病身。
mò píng shuǐ chuāng nán běi wàng, yuè míng yuè àn zǒng chóu rén.
莫憑水窗南北望,月明月暗總愁人。
“月明月暗總愁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