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知司馬夫人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爭知司馬夫人妒”全詩
爭知司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開。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戲問山石榴》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戲問山石榴》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樹山榴近砌栽,半含紅萼帶花來。
爭知司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開。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棵種在墻邊的山榴樹。山榴樹已經長成了小樹,靠近圍墻種植著。它的花朵半開著,紅色的花萼帶著鮮艷的花朵。詩人提出了一個戲謔的問題,他問是否有人知道這棵山榴樹是因為司馬夫人的嫉妒而搬到庭院前就不再開花。
賞析:
這首詩詞以一種輕松幽默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于人情世故的戲謔態度。通過描寫山榴樹的情況,詩人間接地暗示了人們之間的嫉妒和爭斗。山榴樹的花朵半開不開,暗喻了人們心中的嫉妒心態。詩中的“司馬夫人”是指當時的官員夫人,詩人以此來暗示人們因為嫉妒而無法欣賞美好事物。詩中的戲謔語氣也體現了白居易作品中常見的幽默風格。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戲謔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于人際關系中嫉妒和爭斗的淡漠態度。它提醒人們應該超越嫉妒之心,去欣賞身邊美好的事物。這種幽默的態度和社會觀察使得白居易的作品在唐代文壇上獨樹一幟,成為傳世佳作之一。
“爭知司馬夫人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wèn shān shí liú
戲問山石榴
xiǎo shù shān liú jìn qì zāi, bàn hán hóng è dài huā lái.
小樹山榴近砌栽,半含紅萼帶花來。
zhēng zhī sī mǎ fū rén dù, yí dào tíng qián biàn bù kāi.
爭知司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開。
“爭知司馬夫人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