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崎嶇隱姓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要崎嶇隱姓名”全詩
但知瀟灑疏朝市,不要崎嶇隱姓名。
盡日觀魚臨澗坐,有時隨鹿上山行。
誰能拋得人間事,來共騰騰過此生。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答元八郎中、楊十二博士》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元八郎中、楊十二博士
身覺浮云無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
但知瀟灑疏朝市,不要崎嶇隱姓名。
盡日觀魚臨澗坐,有時隨鹿上山行。
誰能拋得人間事,來共騰騰過此生。
中文譯文:
回答元八郎中、楊十二博士
感覺自己就像是飄忽不定的浮云,無法停留任何地方,
內心則像是湖水一般平靜,沒有什么情感起伏。
只懂得自在地游蕩于繁華的都市,不想被困擾和束縛。
整日靜坐觀賞魚兒在溪澗中游動,偶爾隨著鹿兒上山行走。
有誰能夠拋棄紛繁的世俗之事,與我一同輕松地度過這一生。
詩意和賞析:
《答元八郎中、楊十二博士》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白居易的一種超然境界和生活態度。他以自己為例,倡導追求寧靜和自由,遠離世俗的繁雜事務。詩中通過浮云和止水的對比,表達了作者自覺身體是虛幻的、世事如浮云般無法執著;而內心卻如止水一般靜謐平和。作者提倡擺脫繁華朝市的紛擾,過上從容自在的生活。他用觀魚和隨鹿的生活場景,表達了對自然的向往和渴望與動物一同游蕩的愿望。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夠拋棄塵世之事,過上輕松自在的生活。
這首詩通過簡單的景物描寫和對比,表達了對自由、寧靜和超脫的向往。作者倡導了一種超然于塵世的境界,追求人生的從容和平和。整首詩節奏流暢,押韻秀美,語言簡練明快,境界高遠,給人以寧靜、悠遠、清新的感覺。詩中所表達的追求自由、從容和超脫的精神也引人深思,啟人心靈。
“不要崎嶇隱姓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yuán bā láng zhōng yáng shí èr bó shì
答元八郎中、楊十二博士
shēn jué fú yún wú suǒ zhe, xīn tóng zhǐ shuǐ yǒu hé qíng.
身覺浮云無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
dàn zhī xiāo sǎ shū cháo shì,
但知瀟灑疏朝市,
bú yào qí qū yǐn xìng míng.
不要崎嶇隱姓名。
jǐn rì guān yú lín jiàn zuò, yǒu shí suí lù shàng shān xíng.
盡日觀魚臨澗坐,有時隨鹿上山行。
shuí néng pāo dé rén jiān shì, lái gòng téng téng guò cǐ shēng.
誰能拋得人間事,來共騰騰過此生。
“不要崎嶇隱姓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