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點額意何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龍門點額意何如”全詩
見說在天行雨苦,為龍未必勝為魚。
分類: 相思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點額魚》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點額魚》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和賞析:
譯文:
龍門點鱷意如何,紅尾青鰭又還原。聽說在天行雨苦,光是龍未必勝魚。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奇特的場景,龍變成鱷魚點額,而紅尾青鰭的鱷魚又變回原樣。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出一個思想:有時候事物的本來面目可能并不是真相。詩詞以龍和魚為主角,通過轉換形象,傳達了人生常常充滿變幻和不確定性的主題。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繪龍、魚和鱷魚的變化,傳達了一個深刻的哲理。詩中的龍,一直被視為神秘的存在,象征著權勢和力量;而魚則代表著渺小和平凡。但在這首詩中,詩人表達了一個顛覆常規的思想:有時候強大的龍未必勝過普通的魚。這凸顯了詩人對人事世態的洞察力和對常識的跳脫。
整首詩頗具寓意,詩人拋棄了傳統的視覺方式,通過幻想的筆觸和變幻的形象,揭示了人生的不確定和矛盾的一面。詩人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表達了宇宙萬物的復雜性,呈現出一種深深的思考和對世界的觀察。這首詩詞引發了讀者對于現實與虛幻的思考,以及對于人生的深入思索。
“龍門點額意何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ǎn é yú
點額魚
lóng mén diǎn é yì hé rú, hóng wěi qīng qí què fǎn chū.
龍門點額意何如,紅尾青鬐卻返初。
jiàn shuō zài tiān xíng yǔ kǔ, wèi lóng wèi bì shèng wèi yú.
見說在天行雨苦,為龍未必勝為魚。
“龍門點額意何如”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