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風起舜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薰風起舜歌”全詩
圣念長如此,何憂不太平。
湛露浮堯酒,薰風起舜歌。
愿同堯舜意,所樂在人和。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太平樂詞二首(已下七首在翰林院時奉敕撰進)》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平樂詞二首(已下七首在翰林院時奉敕撰進)》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詩詞。這首詩表達了對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對和平安寧的追求。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歲豐仍節儉,時泰更銷兵。
在豐收的年景中依然保持節儉之風,時光安寧的時候更加削減武備。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太平盛世的追求。在豐收的年景中,人們依然保持節儉的習慣,不浪費富裕的資源。而在和平安寧的時候,也不再需要大量的軍備和戰爭,因為國家已經處于安定繁榮的狀態。
圣念長如此,何憂不太平。
圣明的統治者一直如此關心百姓,有什么理由擔憂太平呢?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圣明君主和他們對國家百姓的關懷之情。圣明的統治者一直關心百姓的福祉,他們的圣念長久如此,所以人們沒有理由擔憂太平的局面。
湛露浮堯酒,薰風起舜歌。
湛露浮現出堯時的美酒,薰風中喚起舜時的歌謠。
這兩句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對古代傳說中堯舜時代的向往。湛露浮現的美酒使人們聯想起堯時的盛世美景,薰風中喚起的歌謠則讓人們回憶起舜時的歡樂和安寧。
愿同堯舜意,所樂在人和。
愿與堯舜一樣的心愿,所喜愛的在于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期望。作者希望人們能夠像堯舜一樣,心懷同樣的美好愿望,真正享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快樂。
這首詩通過對太平盛世的向往,表達了對和平安寧的追求和對圣明統治者的贊美。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古代傳說,喚起讀者對古代盛世的美好遐想。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太平世界的向往和熱愛,傳達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對和平的珍視。
“薰風起舜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píng lè cí èr shǒu yǐ xià qī shǒu zài hàn lín yuàn shí fèng chì zhuàn jìn
太平樂詞二首(已下七首在翰林院時奉敕撰進)
suì fēng réng jié jiǎn, shí tài gèng xiāo bīng.
歲豐仍節儉,時泰更銷兵。
shèng niàn zhǎng rú cǐ, hé yōu bù tài píng.
圣念長如此,何憂不太平。
zhàn lù fú yáo jiǔ, xūn fēng qǐ shùn gē.
湛露浮堯酒,薰風起舜歌。
yuàn tóng yáo shùn yì, suǒ lè zài rén hé.
愿同堯舜意,所樂在人和。
“薰風起舜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