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途氣味已諳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宦途氣味已諳盡”全詩
宦途氣味已諳盡,五十不休何日休。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自問》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問
黑花滿眼絲滿頭,
早衰因病病因愁。
宦途氣味已諳盡,
五十不休何日休。
譯文:
自我質問
黑花遮滿了雙眼,絲線纏滿了頭,
早衰源于疾病,病痛又引發了憂愁。
曾經歷盡了宦海風云的滋味,
五十歲的我何時才能休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由白居易寫于唐代,通過自我質問的方式,表達了對年老、疾病和人生苦難的思考和感慨。
詩中以"黑花滿眼"、"絲滿頭"來形容自己的病態和衰老,黑花、絲線喻指疾病和憂愁。作者的早衰是因為多年的疾病所致,而其病痛又引發了無盡的憂愁。詩中通過對自身身體和精神狀態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無奈和痛苦的體驗。
此外,詩中還提到了自己曾經歷盡了宦海風云的滋味,意指已經歷了豐富而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對人世間的種種冷暖與人情世故已感悟頗深。這句詩則表達了對曾經歷人生世態炎涼的感嘆,同時顯露出對過往歲月與一生追求的疲憊感。
最后一句"五十不休何日休"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命運的困惑和對未來的迷茫。五十歲的作者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可以安身立命、不再奔波勞碌的境地,但又不知何時才能達到這個目標。這句話以問句的形式結束,增添了詩中的無奈和遺憾情緒。
總之,這首《自問》是一首表達作者對衰老、疾病和苦難的思考和感慨的詩篇。通過自我質問,詩人將個人的痛苦與無助展露無遺,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對生活和命運的疲憊與困頓。
“宦途氣味已諳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wèn
自問
hēi huā mǎn yǎn sī mǎn tóu, zǎo shuāi yīn bìng bìng yīn chóu.
黑花滿眼絲滿頭,早衰因病病因愁。
huàn tú qì wèi yǐ ān jǐn, wǔ shí bù xiū hé rì xiū.
宦途氣味已諳盡,五十不休何日休。
“宦途氣味已諳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