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閣底送君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紫微閣底送君回”全詩
莫戀漢南風景好,峴山花盡早歸來。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送馮舍人閣老往襄陽》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馮舍人閣老往襄陽》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紫微閣底送君回,
第二廳簾下不開。
莫戀漢南風景好,
峴山花盡早歸來。
詩意:
這首詩是白居易送別馮舍人閣老離開襄陽的作品。詩人在送別之際,感慨地表達了對友人離別的感傷和祝福之情。詩中通過描寫具體的場景,展現了離別的凄涼和別離的悲傷。
賞析:
詩的開篇,"紫微閣底送君回","紫微閣"是故宮中皇帝接見臣僚的地方,這里表現了詩人對馮舍人閣老的尊重,把他送到閣底,是非常隆重的送別儀式,也暗示了友誼的深厚。接下來的"第二廳簾下不開",則暗含了詩人的傷感之情,意味著詩人情不自禁地哭泣,不愿意開簾送行。
接下來的兩句"莫戀漢南風景好,峴山花盡早歸來",表達了詩人掛念友人歸來的心情。"漢南"指的是長安的南部地區,有著秀麗的自然風景。詩人告訴友人不要太過留戀這里的風景和花朵的綻放,早一點歸來更加重要。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詩人獨特的描寫方式和情感的抒發,表達了對友人離去的感傷和祝福之情。同時,詩人也表達了自己對友誼的珍重和掛念之情,以及對友人早日歸來的期望。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凝練地表達了離別的苦澀,呈現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同時,以自然景色和寓意的手法,增添了詩的意境和印象力。這首詩以其真摯的情感和生動的形象描寫,展現了唐代詩歌的特點和魅力。
“紫微閣底送君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éng shè rén gé lǎo wǎng xiāng yáng
送馮舍人閣老往襄陽
zǐ wēi gé dǐ sòng jūn huí, dì èr tīng lián xià bù kāi.
紫微閣底送君回,第二廳簾下不開。
mò liàn hàn nán fēng jǐng hǎo, xiàn shān huā jìn zǎo guī lái.
莫戀漢南風景好,峴山花盡早歸來。
“紫微閣底送君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