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詩梁下又踟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題詩梁下又踟躕”全詩
羨君猶夢見兄弟,我到天明睡亦無。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赴杭州重宿棣華驛,見楊八舊詩,感題一絕》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赴杭州再次住宿棣華驛,看到楊八的舊詩,感慨地寫下一首絕句。
詩意:
詩人白居易在赴杭州的途中,重逢了曾經在梁山下相識的楊八,并看到了他的舊詩。詩人感慨萬分,認為自己的前事仇恨與現在的憂愁并沒有太大的區別,而且對于前事的思念和憂愁只能暫時撫平,無法完全消除。與此對比,楊八在夢中仍然能夠見到他的兄弟,而詩人到了天明依然無法入睡。
賞析:
這首詩通過詩人與楊八重逢的場景,表達了自己對過去的思念和憂愁的感受。詩人認為自己的過去與現在,情感的轉變并不明顯,仇恨與憂愁依然存在,只是程度有所不同。他通過對比楊八在夢中見到兄弟、自己卻無法入睡的描述,強調了自己內心的不安和無法擺脫過去的困擾。整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題詩梁下又踟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háng zhōu zhòng sù dì huá yì, jiàn yáng bā jiù shī, gǎn tí yī jué
赴杭州重宿棣華驛,見楊八舊詩,感題一絕
wǎng hèn jīn chóu yīng bù shū, tí shī liáng xià yòu chí chú.
往恨今愁應不殊,題詩梁下又踟躕。
xiàn jūn yóu mèng jiàn xiōng dì, wǒ dào tiān míng shuì yì wú.
羨君猶夢見兄弟,我到天明睡亦無。
“題詩梁下又踟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