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上斑多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鬢上斑多少”全詩
鬢上斑多少,杯前興有無。
官從分緊慢,情莫問榮枯。
許入朱門否,籃輿一病夫。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河南王尹初到,以詩代書先問之》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河南王尹初到,以詩代書先問之》是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別來時,王閣老,三歲如須臾。
鬢發上的斑點多少,心情在杯前有無。
官職是否分配緊慢,人情莫問興衰。
是否能進入朝廷的紅墻,籃輿將一位病夫運往何處。
詩意:
這首詩詞寫的是白居易會見河南王尹時的情景。王尹是一位老朋友,但他們已有三年未見。白居易注意到王尹的鬢發上出現了一些斑點,意味著時間的流逝。他在喝酒時思考著王尹的心情是好是壞。白居易并不關心王尹的官職是高還是低,也不問他的榮華富貴。他只想知道自己是否可以進入朝廷,因為他感到自己像一位病夫,需要籃輿運送。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詩人與王尹的相聚,以及對時間流逝和生活狀況的思考,表達了一種對人生的淡然態度和對功名利祿的超脫。詩中的王尹被描繪成了一個年邁的官員,他的鬢發上已經出現了斑點,暗示著時光的無情消逝。白居易在喝酒時思考著王尹的心情,表達了對友情的關切和對人生的思考。他不在乎王尹的官職如何,也不問他的興衰得失,更不追求榮華富貴,而是關心自己能否進入朝廷,表現了一種對官場的不屑和對功名利祿的超然態度。最后一句詩中,白居易將自己比喻為一位病夫,需要籃輿運送,暗示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對生活的悲觀看法。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現實的思考,以及對功名利祿的冷眼旁觀。它展現了白居易特有的超脫情懷和淡泊名利的態度,給人以深思。
“鬢上斑多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nán wáng yǐn chū dào, yǐ shī dài shū xiān wèn zhī
河南王尹初到,以詩代書先問之
bié lái wáng gé lǎo, sān suì shì xū yú.
別來王閣老,三歲似須臾。
bìn shàng bān duō shǎo, bēi qián xìng yǒu wú.
鬢上斑多少,杯前興有無。
guān cóng fēn jǐn màn, qíng mò wèn róng kū.
官從分緊慢,情莫問榮枯。
xǔ rù zhū mén fǒu, lán yú yī bìng fū.
許入朱門否,籃輿一病夫。
“鬢上斑多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