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更濯塵纓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朝更濯塵纓去”全詩
華簪脫后頭雖白,堆案拋來眼校明。
閑上籃輿乘興出,醉回花舫信風行。
明朝更濯塵纓去,聞道松江水最清。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晚起》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起
臥聽冬冬衙鼓聲,
起遲睡足長心情。
華簪脫后頭雖白,
堆案拋來眼校明。
閑上籃輿乘興出,
醉回花舫信風行。
明朝更濯塵纓去,
聞道松江水最清。
中文譯文:
躺在床上聽著悠遠的鼓聲,
起得晚了,睡飽了,心情愉快。
華簪脫掉后,頭發雖然白了,
書桌上堆積的公文,眼睛看得分明。
閑暇時搭乘籃輿出游,
醉醺醺地回到花舫,享受風的陪伴。
明天早上再洗凈塵埃,
聞說松江水最清澈。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白居易上午起床聽到衙門的鼓聲,意味著他起床晚了,心情愉快,因為睡飽了。雖然他已經年老頭發白了,但他仍然有著清晰明亮的眼力,能夠看清桌子上的文字。閑暇時,他乘坐籃輿出游,醉醺醺地回到花舫,享受著風的陪伴。明天早晨,他將再次洗凈塵埃,聽聞松江的水最清澈。
賞析:
這首詩以自己的生活和感受為題材,展現了白居易晚年的閑適和愉悅的心情。通過描述床上聽到衙門的鼓聲和起床晚了的情況,表現了他對于安閑生活的追求。雖然年老,但他依然保持著清晰明亮的眼力,說明他的身體和心智仍然健康。他在閑暇時可以盡情地游玩,享受著風的陪伴,展現了他的悠閑和快樂。整首詩給人一種寧靜、愉悅的感覺,表達了作者對于閑適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明朝更濯塵纓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qǐ
晚起
wò tīng dōng dōng yá gǔ shēng, qǐ chí shuì zú cháng xīn qíng.
臥聽冬冬衙鼓聲,起遲睡足長心情。
huá zān tuō hòu tou suī bái,
華簪脫后頭雖白,
duī àn pāo lái yǎn xiào míng.
堆案拋來眼校明。
xián shàng lán yú chéng xìng chū, zuì huí huā fǎng xìn fēng xíng.
閑上籃輿乘興出,醉回花舫信風行。
míng cháo gèng zhuó chén yīng qù, wén dào sōng jiāng shuǐ zuì qīng.
明朝更濯塵纓去,聞道松江水最清。
“明朝更濯塵纓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