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老于前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昨日老于前日”全詩
昨日老于前日,去年春似今年。
謝守歸為秘監,馮公老作郎官。
前事不須問著,新詩且更吟看。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臨都驛答夢得六言二首》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都驛答夢得六言二首
揚子津頭月下,
臨都驛里燈前。
昨日老于前日,
去年春似今年。
謝守歸為秘監,
馮公老作郎官。
前事不須問著,
新詩且更吟看。
中文譯文:
在揚子津的月光下,
在臨都驛站前的燈光下。
昨天已經老于前天,
去年的春天像今年。
謝守回到了秘密監獄,
馮公變成了老郎官。
過去的事情不需要詢問,
現在的詩詞且讓我們繼續吟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臨都驛站的一夜。作者以揚子津的月光和臨都驛站的燈光作為背景,抒發了自己對時光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他提到了過去的事情,如謝守回到了秘密監獄,馮公成為了老郎官,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的期望和追求,稱自己要繼續吟唱新的詩詞。
這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把過去、現在和未來巧妙地結合起來,用變化的人事和時光流轉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感嘆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氣勢恢宏,寄寓了作者對于生活的態度和追求的勇氣。使人對于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遷產生思考和共鳴。
“昨日老于前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dōu yì dá mèng dé liù yán èr shǒu
臨都驛答夢得六言二首
yáng zi jīn tóu yuè xià, lín dōu yì lǐ dēng qián.
揚子津頭月下,臨都驛里燈前。
zuó rì lǎo yú qián rì, qù nián chūn shì jīn nián.
昨日老于前日,去年春似今年。
xiè shǒu guī wèi mì jiān, féng gōng lǎo zuò láng guān.
謝守歸為秘監,馮公老作郎官。
qián shì bù xū wèn zhe, xīn shī qiě gèng yín kàn.
前事不須問著,新詩且更吟看。
“昨日老于前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