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報壺觴風月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先報壺觴風月知”全詩
惜逢金谷三春盡,恨拜銅樓一月遲。
詩境忽來還自得,醉鄉潛去與誰期。
東都添個狂賓客,先報壺觴風月知。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將至東都先寄令狐留守》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將至東都先寄令狐留守》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鳥無聲葉滿枝,
黃鳥沒有聲音,樹葉滿枝頭,
The yellow bird is silent, leaves cover the branches,
閑吟想到洛城時。
閑暇之余吟詠,思念洛陽城的時光。
Idly I recite, reminiscing about the days in Luoyang.
惜逢金谷三春盡,
遺憾地迎來金谷園三個春天的盡頭,
Regretfully, I witness the end of three springs in Jingu Garden,
恨拜銅樓一月遲。
遺憾地訪拜銅樓,卻遲了一個月。
Regretfully, I pay a visit to the Bronze Tower, but it's a month late.
詩境忽來還自得,
詩意突然降臨,我倍感欣喜,
A poetic mood suddenly arises, and I find great joy,
醉鄉潛去與誰期。
陶醉的鄉村悄然離去,與誰相約?
The drunken village quietly departs, leaving me wondering with whom to make an appointment.
東都添個狂賓客,
東都城里增添了個狂熱的客人,
The eastern capital welcomes a wild guest,
先報壺觴風月知。
他首先要傳達壺觴和風月的信息。
Who first shares news of feasting, wine, and the beauty of nature.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白居易對洛陽城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詩中的黃鳥無聲和葉滿枝象征著靜謐的環境,喚起了詩人對洛陽城的回憶。他遺憾地看到金谷園的三個春天終結,也感到遺憾地遲到了一個月拜訪銅樓。然而,突然間,詩意降臨,給予了詩人欣喜。詩人離開了陶醉的鄉村,卻不知與誰相約。最后,他描述了東都增添了一個狂熱的客人,他將傳達壺觴和風月的信息。
整首詩以描寫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為主題,通過對黃鳥、葉子、洛陽城、金谷園和銅樓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活變遷的感嘆。在一片遺憾之中,詩意突然降臨,給予了詩人一種自得和欣喜之情。詩人通過東都增添的狂熱客人,表達了他對朋友的思念和對壺觴和風月的向往。
這首詩詞以其流暢的語言、自然的描寫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寫作風格,同時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對自然和人情的關注和表達。
“先報壺觴風月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ng zhì dōng dōu xiān jì líng hú liú shǒu
將至東都先寄令狐留守
huáng niǎo wú shēng yè mǎn zhī, xián yín xiǎng dào luò chéng shí.
黃鳥無聲葉滿枝,閑吟想到洛城時。
xī féng jīn gǔ sān chūn jǐn,
惜逢金谷三春盡,
hèn bài tóng lóu yī yuè chí.
恨拜銅樓一月遲。
shī jìng hū lái huán zì dé, zuì xiāng qián qù yǔ shuí qī.
詩境忽來還自得,醉鄉潛去與誰期。
dōng dōu tiān gè kuáng bīn kè, xiān bào hú shāng fēng yuè zhī.
東都添個狂賓客,先報壺觴風月知。
“先報壺觴風月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