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酒酌難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冷酒酌難醒”全詩
凍花開未得,冷酒酌難醒。
就日移輕榻,遮風展小屏。
不勞人勸醉,鶯語漸丁寧。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何處春先到》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何處春先到》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何處春先到,
橋東水北亭。
凍花開未得,
冷酒酌難醒。
就日移輕榻,
遮風展小屏。
不勞人勸醉,
鶯語漸丁寧。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春天的到來和詩人的心境。詩人觀察到春天的跡象,卻感到春意尚未充分展現。他把春天比作一位遲到的客人,而自己正身處在靠近橋邊的北亭上。雖然天氣寒冷,但是他已經準備好了冷酒,希望借此來喚醒自己的春意。詩人將他的床榻輕輕地移動到陽光照射的地方,用小屏風擋風。他并不需要別人的勸酒,而是靠著鶯鳥的歌聲逐漸平靜下來。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春天的到來和詩人的內心感受,展示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生活的熱愛。詩中的春天并不是充滿生機的春意,而是一種漸進的過程,需要時間才能完全展現。詩人借助冷酒來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渴望,但他也清楚地意識到,春天的到來需要自然而然地發生,不需要人為地促成。他選擇把床榻移動到陽光明媚的地方,用小屏風遮擋風寒,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順應。最后,鶯鳥的歌聲漸漸平靜了詩人的心境,使他逐漸安靜下來,進入一種平靜且寧靜的狀態。
整首詩詞以簡潔、自然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對自然的敬畏,同時也傳達了一種平和的心境。通過描繪春天的遲到和自然的力量,詩人展現了對生活的理解和對自然美的贊嘆。這首詩詞在情感和意象上都給人以一種溫暖、寧靜的感受,體現了白居易在描寫自然景物和表達情感方面的獨特才華。
“冷酒酌難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ǔ chūn xiān dào
何處春先到
hé chǔ chūn xiān dào, qiáo dōng shuǐ běi tíng.
何處春先到,橋東水北亭。
dòng huā kāi wèi dé, lěng jiǔ zhuó nán xǐng.
凍花開未得,冷酒酌難醒。
jiù rì yí qīng tà, zhē fēng zhǎn xiǎo píng.
就日移輕榻,遮風展小屏。
bù láo rén quàn zuì, yīng yǔ jiàn dīng níng.
不勞人勸醉,鶯語漸丁寧。
“冷酒酌難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