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自呼為處士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猶自呼為處士莊”全詩
村人都不知時事,猶自呼為處士莊。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過溫尚書舊莊》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溫尚書舊莊》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石清泉拋濟口,
碧幢紅旆照河陽。
村人都不知時事,
猶自呼為處士莊。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白居易拜訪溫尚書舊莊的情景。他來到這里,看到清澈的石頭泉水流入濟口,遠遠看見高高掛著的碧幢和紅旆,在陽光下閃爍。然而,他發現村民們都不知道政治的變化和時事的發展,仍然稱這里為處士莊。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展現了白居易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首先,白居易以清澈的石頭泉水和高高掛起的幢旆烘托出舊莊的宏偉與美麗。這種美景與莊園主人的身份地位相呼應,同時也暗示了曾經的輝煌與光榮。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政治和社會的變遷使得這里逐漸被遺忘,村民們沒有意識到世事的變化,仍然稱這里為處士莊,顯示出他們與外界的脫離和封閉。這種對比營造了一種時光流轉的寂寥感和人事滄桑的無奈。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事變遷的思考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通過景物描寫和人物心理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過去輝煌的懷念和對現實的失望。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表達,展示了白居易獨特的藝術魅力。
“猶自呼為處士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wēn shàng shū jiù zhuāng
過溫尚書舊莊
bái shí qīng quán pāo jì kǒu, bì chuáng hóng pèi zhào hé yáng.
白石清泉拋濟口,碧幢紅旆照河陽。
cūn rén dōu bù zhī shí shì, yóu zì hū wèi chǔ shì zhuāng.
村人都不知時事,猶自呼為處士莊。
“猶自呼為處士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