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將筆硯隨詩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應將筆硯隨詩主”全詩
已遣平治行藥徑,兼教掃拂釣魚船。
應將筆硯隨詩主,定有笙歌伴酒仙。
只候高情無別物,蒼苔石筍白花蓮。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令狐尚書許過弊居先贈長句》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令狐尚書許過弊居先贈長句》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不矜軒冕愛林泉,
許到池頭一醉眠。
已遣平治行藥徑,
兼教掃拂釣魚船。
應將筆硯隨詩主,
定有笙歌伴酒仙。
只候高情無別物,
蒼苔石筍白花蓮。
詩意:
這首詩詞是白居易寫給令狐尚書的贈詩。詩中描述了令狐尚書對自然山水的喜愛和對清閑生活的向往。他不追求榮華富貴,而是鐘愛山林和泉水,愿意到池邊醉臥一覺。已經派人平整修治藥草小徑,并教他整理釣魚船。他建議令狐尚書將筆硯隨身攜帶,以便隨時記錄詩詞,因為他相信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定會有笙歌相伴酒仙。他只期待高尚的情趣,不需要其他的物質享受,只要有青苔覆蓋的石筍和盛開的白色蓮花即可。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白居易對自然和閑適生活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令狐尚書的贊賞和祝福。詩中的林泉、池頭、藥徑、釣魚船等元素都是象征著寧靜、宜人的生活環境。白居易通過描繪這些景物,表達了他對朋友的羨慕和祝愿,希望他能夠過上舒適而有意義的生活。
詩中的"筆硯隨詩主"一句,表達了白居易對詩人應時刻保持寫作的狀態的看法,他認為詩人應該隨時隨地準備記錄靈感,以便將美好的時刻和感受轉化為文字。這也是白居易自己的寫作態度的體現。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簡潔而質樸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展現了白居易獨特的審美情趣。這首詩詞既是對令狐尚書的贊美,也是白居易對自然生活的追求和理想的表達。
“應將筆硯隨詩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g hú shàng shū xǔ guò bì jū xiān zèng cháng jù
令狐尚書許過弊居先贈長句
bù jīn xuān miǎn ài lín quán, xǔ dào chí tóu yī zuì mián.
不矜軒冕愛林泉,許到池頭一醉眠。
yǐ qiǎn píng zhì xíng yào jìng,
已遣平治行藥徑,
jiān jiào sǎo fú diào yú chuán.
兼教掃拂釣魚船。
yīng jiāng bǐ yàn suí shī zhǔ, dìng yǒu shēng gē bàn jiǔ xiān.
應將筆硯隨詩主,定有笙歌伴酒仙。
zhǐ hòu gāo qíng wú bié wù, cāng tái shí sǔn bái huā lián.
只候高情無別物,蒼苔石筍白花蓮。
“應將筆硯隨詩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