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看猶得斷腸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聽看猶得斷腸無”全詩
近海饒風春足雨,白須太守悶時多。
平陽音樂隨都尉,留滯三年在浙東。
吳越聲邪無法用,莫教偷入管弦中。
何郎小妓歌喉好,嚴老呼為一串珠。
海味腥咸損聲氣,聽看猶得斷腸無。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寄明州于駙馬使君三絕句》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明州于駙馬使君三絕句》
有花有酒有笙歌,其奈難逢親故何。
近海饒風春足雨,白須太守悶時多。
平陽音樂隨都尉,留滯三年在浙東。
吳越聲邪無法用,莫教偷入管弦中。
何郎小妓歌喉好,嚴老呼為一串珠。
海味腥咸損聲氣,聽看猶得斷腸無。
譯文:
有花有酒有笙歌,可惜難得與親友相聚。
靠近海邊,風充足,春天多雨,白須的太守時常郁悶。
平陽的樂音,隨著都尉(明州于駙馬使君)一起走過,他在浙東滯留了三年。
吳越的音樂邪惡無法用于此,不要讓其偷入管弦樂中。
何郎和小妓女的歌喉好,嚴老師稱之為珍珠一串。
海鮮的氣味咸而腥,損害聲音和氣息,聽而看仍然讓人傷感。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他的朋友明州于駙馬使君的一封信。整首詩描繪了詩人生活在明州的困境和對于離別和詩人才華的凄涼感。詩人通過描繪繁華的場景(有花有酒有笙歌)以及自己的沮喪情緒,表達了與親友分離的痛苦和長期滯留在陌生地方的孤獨。詩人還暗示了他離開平陽已有三年之久,對于即將到來的春天和海味并未感到期待,反而對于寂寞和困境感到厭倦。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離別情感的深切,尤其是對于音樂和聲音的憧憬和無奈。
整個詩歌以簡潔明了的言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追憶,富有詩人特有的浪漫主義色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詩人成功地勾勒出了自己的心境和對于時光流轉的感慨。這首詩通篇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和思鄉的情緒,令人心生共鳴。
“聽看猶得斷腸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míng zhōu yú fù mǎ shǐ jūn sān jué jù
寄明州于駙馬使君三絕句
yǒu huā yǒu jiǔ yǒu shēng gē, qí nài nán féng qīn gù hé.
有花有酒有笙歌,其奈難逢親故何。
jìn hǎi ráo fēng chūn zú yǔ, bái xū tài shǒu mèn shí duō.
近海饒風春足雨,白須太守悶時多。
píng yáng yīn yuè suí dū wèi, liú zhì sān nián zài zhè dōng.
平陽音樂隨都尉,留滯三年在浙東。
wú yuè shēng xié wú fǎ yòng, mò jiào tōu rù guǎn xián zhōng.
吳越聲邪無法用,莫教偷入管弦中。
hé láng xiǎo jì gē hóu hǎo, yán lǎo hū wèi yī chuàn zhū.
何郎小妓歌喉好,嚴老呼為一串珠。
hǎi wèi xīng xián sǔn shēng qì, tīng kàn yóu dé duàn cháng wú.
海味腥咸損聲氣,聽看猶得斷腸無。
“聽看猶得斷腸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