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人薄釣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鄉人薄釣翁”全詩
解憐徐處士,唯有李郎中。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憑李睦州訪徐凝山人(凝即睦州之民也)》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憑李睦州訪徐凝山人(凝即睦州之民也)
郡守輕詩客,鄉人薄釣翁。
解憐徐處士,唯有李郎中。
杜鵑未向東,雨雪兩寒風。
半壕柳色草,連簟芰荷蓬。
只羨桃源人,年年可釣同。
欲因郎中意,徐去睦州中。
中文譯文:
我以李郎中的名義拜訪徐凝山人(徐凝是睦州的一位普通百姓)
郡守不重視詩人,鄉人做釣者苦行。
只有我懷念徐凝山先生,惟獨和李郎中相親相愛。
杜鵑的鳴叫還未向東飛,雨雪紛飛,寒風陣陣。
半壕的柳樹綠色好像很自習,連綿的芰荷、蓬草也是一樣。
我只羨慕那桃源里的人,每年都可以一起釣魚。
如果可以實現郎中的意愿,我們可以一起離開睦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給他的好友李郎中的。白居易是一位唐代官員和詩人,而李郎中則是白居易的兄弟朋友。詩中描繪了郡守和鄉人對待詩人的態度,以及白居易對徐凝山人的懷念和對李郎中的珍視。
詩中以郡守和鄉人的態度對比來凸顯詩人的特殊地位。詩人自稱以李郎中的名義拜訪徐凝山人,顯示出他對詩人的認同和尊重。同時,詩人以凝為睦州地名,表達了對徐凝山人的懷念之情。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景物,如杜鵑的鳴叫、雨雪紛飛的寒冷天氣,以及壕溝中的柳樹和芰荷、蓬草。這些景物的描繪給人一種寒冷、凄涼的感覺,表達了詩人心情的低落和對徐凝山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比和景物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徐凝山人的珍視和對李郎中的友情。它也反映了當時詩人的感受和處境,以及對詩人地位的思考。
“鄉人薄釣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ng lǐ mù zhōu fǎng xú níng shān rén níng jí mù zhōu zhī mín yě
憑李睦州訪徐凝山人(凝即睦州之民也)
jùn shǒu qīng shī kè, xiāng rén báo diào wēng.
郡守輕詩客,鄉人薄釣翁。
jiě lián xú chǔ shì, wéi yǒu lǐ láng zhōng.
解憐徐處士,唯有李郎中。
“鄉人薄釣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